19日起,海口因大雾出现间歇性停航后,海口医疗保障陆续到位,30余名志愿者沿路开展急救;120急救车24小时畅通,停在路边随时准备出发;市属医院组成5支医疗队,在滞留旅客密集的点提供应急救治。
急救志愿者沿路救助
“我家孩子过敏了,能麻烦帮她看看吗?”市120急救中心的急救志愿者赵曼云正和3个同事一起巡逻,远处滞留旅客带着一个满脸通红的小姑娘喊住了他们。原来小姑娘吃海鲜过敏,离岛前一家人带孩子去看了病,但是长时间的等待让孩子颇感难受。
“往前走100米左右有医疗点,不用担心,那里有医生。”4个志愿者不约而同地为滞留旅客指路,小女孩也到滨海大道和丘海大道交叉路口的海口市人民医院医疗点领取了药膏。“我们有30多个急救志愿者,分成4个小组携带急救物品从丘海大道沿滨海大道至新海港巡视,沿路开展急救。”市120急救中心培训科科长付杰告诉记者,21日上午8点30分,志愿者就在秀英港集中,他们携带急救药包分组沿滞留路段前进,负责来回巡视5个新增医疗点之间的路段,发现、识别急症病人,帮助呼叫120和应急处理,以及帮助、引导有需求的前往医疗点救治。
市属医院成立5支医疗队
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我市在秀英港、南港、新海港等地7个医疗服务点的基础上,又抽调了市属医院力量成立5支应急医疗队,在旅客滞留路段设点开展应急救治工作。同时增派医疗急救志愿者引导有需要的滞留旅客到医疗点寻求帮助。
市人民医院医疗点医生刘南芸透露,药箱内备足有常见疾病用药,医护人员也携带了血压测量仪和除颤仪,常见疾病都能处理,120急救车就停靠医疗点附近最容易开动的位置,如有需要,可随时呼叫。
每两公里设一个医疗点
为加强医疗保障,组织市120和市属5家医疗机构、急救志愿者,按照每2-2.5公里设一个医疗救治点和急救志愿服务点的要求,从丘海大道开始,沿南港方向增设医疗保障点,同时安排120急救车沿途往返巡诊,调派医护人员117名,急救志愿者30名,医疗急救车辆12部,确保一旦出现医疗事件,第一时间得到紧急救治。此外,市疾控中心深入各大港口详细检查了临时安置点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情况,指导现场工作人员开展蚊媒消杀和传染病防控。截至21日12点,海口各临时医疗点近3天累计为112名旅客提供医疗服务,多为感冒、头晕、摔刮伤和胃肠道不适旅客,无急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