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看中国:外企赴华发展要有重建品牌意识

   2018-03-31 环球网1890
核心提示:英国伦敦《金融城早报》3月29日文章,原题:在中国建品牌是不容易,但掌握小窍门,成功也不难 中国有庞大而日益增多的年轻人口,

英国伦敦《金融城早报》3月29日文章,原题:在中国建品牌是不容易,但掌握小窍门,成功也不难  中国有庞大而日益增多的年轻人口,收入不断上升,对消费商品需求旺盛,因而被西方品牌视为肥沃的猎场。不过,许多西方品牌却在华市场铩羽而归。他们掉入了一个陷阱,以为中国消费者青睐西方品牌。其实不然,在中国打造出一个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品牌并不容易。以下几点是考虑的关键。

摒弃成见  要使品牌成功登场,就要回归最基础的营销。现存的产品和方案在中国不太可能一击制胜,所以就有必要把它当作推出一个全新品牌来做。

不存在“中国消费者”一说  在上海或北京等大都市地区、不同的省级城市、地区和内陆农村地区——从收入、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方面讲——之间差异很大。因此,在中国,肯定没有一套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案。还应该考虑代际差异。中国的千禧一代消费意愿强烈,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及小皇帝或小公主现象,他们也有钱消费。

没有渠道专家  中国的创业文化活力惊人,这意味着新的渠道层出不穷,消费者及各品牌选择太多让人难以适从,因此,外企更要丰富自己的推广渠道。

中国是数字化土著  在中国,数字化和电子商务规模庞大,了解其主要渠道很重要。你的品牌必须是数字化生存,不然就死翘翘。看看“单身节”在线零售平台天猫的惊人销量——达到1682亿元。谁都不想错过这个商机。

关系的规则  懂关系很关键。没有关系,连最简单的行政工作都难完成。这就意味着要认识你的中国商业伙伴,获得他们的信任。不要作出不能兑现的承诺——那样的话,什么样的关系都会立马消失。

早进早发展  西方企业推出产品前往往要做数年的调研。但在亚洲,企业走的是一种渐进式商业模式,先把产品推出,不完美再微调,从而能够先发制人,打败西方企业的竞争。

别顾着吃老本  放眼英国商店,一些中国食品、饮料或快速消费品品牌已经占据一席之地。过不了多久,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中国品牌登上我们的货架。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安于现状。中国品牌充满自信、始终如一又会灵活变通。我们不加入其中,他们就会击败我们——不仅在中国,也在我们本土。(作者伊丽莎白·芬恩,向阳译)

原标题:外企赴华发展要有重建品牌意识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mjd080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