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看中国:中国禁毒手段“过时”?

   2018-04-02 环球网2140
核心提示: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3月3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过时”禁毒战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通过强制拘留和严厉打击等方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3月3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过时”禁毒战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通过强制拘留和严厉打击等方式取缔国内毒品使用和生产。但改革开放使中国市场对世界开放的同时也与东南亚的毒品经济重新联系在一起。吸毒现象——先是海洛因等类鸦片毒品,然后是安非他明类兴奋剂——迅速从中国南方边境和港口向其他地方蔓延。对此,中国发动了一场30多年的“人民禁毒战争”,其中强制拘留是主要武器。

不出意料,这场战争并未降低毒品需求:复吸率高达90%,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从1992年的25万增至2016年的250万。此外,这场战争在整个社会中的成本亦不平衡。与在西方一样,中国的禁毒战争也是一场主要在相对低收入者中展开的战争。个别明星名人因吸毒被抓使一个事实似乎变得模糊起来:1998年至2016年吸毒人员的未充分就业或失业的比例从45.2%增至61.6%。

如今,中国政府已开始意识到仅有惩戒性的拘留措施无法根除吸毒现象,并已在过去14年来逐渐采取以医疗为主的降低毒品危害战略,包括为吸毒成瘾人员提供美沙酮维持治疗和针具交换等。由中国卫生部门出资的此类项目已帮助许多吸毒人员安全管控其各自吸毒行为。

与俄罗斯、菲律宾和美国相比,中国降低毒品使用危害的做法似乎更开明有效,因为此类干预措施在俄菲美等国并不合法或缺乏资金支持。即便如此,这在中国仍然受到两个因素限制。首先,北美的类似干预旨在同时减少毒品过量使用和艾滋病毒/艾滋病传播,但中国的该项目“一边倒”地关注后者。其次,中国采用惩罚性较低的措施可能在国内得不到太多支持。在中国,公众对“毒品非罪化”几乎没有任何兴趣且不同情吸毒人员。因此想进一步推进医疗为主的战略并不容易。诚然,北京的方式或许显得有些“过时”,但相信北京会在解决毒品问题上付出更多的努力。(作者艾米尔·德克斯,王会聪译)

原标题:中国禁毒手段“过时”?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mjd080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