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时评:地方大建博物馆,未必增强软实力

   2018-04-15 环球网2750
核心提示:美国《外交学者》4月12日文章,原题:当代艺术和软实力——来自中国南方的得失 中国对软实力并不陌生,北京一直在国际舞台上积极

美国《外交学者》4月12日文章,原题:当代艺术和软实力——来自中国南方的得失  中国对软实力并不陌生,北京一直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拓展。但软实力概念只有下移到地方层面,才更有效果。

中国的地方政府激烈竞争预算、企业和影响力,而投资艺术文化可达到推介城市的目的。一个城市若跻身文化发达精英行列,就能提升知名度,吸引外来游客并打出自己的招牌。2016年,中国有200多个新博物馆开张。这种现象主要集中于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

上海是个典型例子。这个金融之都文化影响力却不敌北京。为此,上海政府通过投资当代艺术,欲把这座城市打造为文化之都。受增建博物馆促进文化的国家计划鼓舞,上海从2014年仅有约10个当代艺术博物馆,发展成为国内和国际舞台上的文化领袖。

然而,这种政府推动艺术发展和管控并非总是成功的,也未必会对艺术创造产生积极影响。比如许多草根艺术家离开上海去到重庆等市郊,因为那里租金更低、空间更大。这引起专家们担心上海这类城市的艺术生态系统。人们担心,最近的繁荣其实是压抑了创新艺术所需要的艺术自由、活力和生机。

此外,光有资金和发展计划,还不足以造就艺术繁荣,还需要感兴趣的观众、人才以及对从策划到推广等领域的知识。尽管成功例子有一些,但也有不少中国城市未能通过博物馆取得多少文化影响。

比如杭州,那里有中国最有影响的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但当地有的美术馆,除了建筑气势恢宏,其他乏善可陈。与许多其他地方政府开办的博物馆一样,它缺少艺术藏品和游客,显得空荡荡的。从南京到宁波的众多城市,类似体验一再重复。

未来,随着中国各地城市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必然谋求文化领先。但仅有雄心是不够的。缺少正确的生态系统——草根艺术家的支持、合适的伙伴、运营能力等,建博物馆最终可能又是浪费投资,不但发展不了软实力,反而加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作者劳拉·格伦伯格,乔恒译)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mjd080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