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微信语音被批评”,社会交往需换位思考

   2018-04-17 燕赵都市报1650
核心提示:很多人喜欢使用微信语音。最近,在重庆市渝北区一家公司上班的小张却因为使用这一功能,被部门主管要求发文字,事后还被批评“工

很多人喜欢使用微信语音。最近,在重庆市渝北区一家公司上班的小张却因为使用这一功能,被部门主管要求发文字,事后还被批评“工作态度有问题”,让他郁闷不已。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人因为不方便听、容易误听、容易带来压力和麻烦等原因,反感使用微信语音。(4月16日《重庆晨报》)

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工具,缩减了世界的连接距离;只要有网络,偏远乡村的老人们也可以和远在大城市打拼的子女们进行亲情互动。微信语音不仅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表达情感;当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浓浓的情感让许多人的心灵得到了慰藉。

“微信语音被批评”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人们在使用社交工具时需要把握边界与尺度。发送微信语音方便、快捷,却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不便。明明不方便听却又担心错过什么重要信息,听了之后发现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难免会引发一些人的情绪问题。尊重别人“不方便”的权利,也是一种有修养、有格调的体现。

与文字相比,微信语音更容易被误读。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不同的人们对于同样的话语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认知;毕竟,不同的人们拥有不同的“意义之网”,微信语音在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失真”“失准”。另外,一些人普通话不够标准,或者说话时周边环境过于嘈杂,让微信语音难以及时、准确被对方分辨与识别。

在理想的图景里,信息应该是中立的;可是,在工作关系之下,微信语音却变得复杂微妙起来。即使对方看不见面部表情和动作,却依然能够透过微信语音来打量、揣摩你。语音中的语速、语气、情绪与情感,很可能会给接收者带来一定的压力——别人发送过来的语音到底是什么意思,有没有“言外之意”?

你发送微信语音的时候,别人或许正在开会;大段大段的微信语音方便了自己,却辛苦了别人,让别人觉得疲惫甚至不耐烦;你孤芳自赏的方言,别人听起来却很费劲……微信语音不能自说自话,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不管你怎么样,反正我就这样”,不可避免会得到“差评”。

微信语音要区分场合与对象,不能“一刀切”。如果你闲暇时光和亲戚、朋友用微信语音聊天,或许双方都能收获愉悦的心理体验;在工作场域,文字输入尽管比微信语音费力一些,表达效率却要高不少。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懂得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修养。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