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开启共享模式 沈阳42个实验室向社会开放

   2018-05-09 人民网1240
核心提示:走进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电磁环境效应实验室,手机信号马上消失。虽然身处闹市,可这里仿佛与世隔绝一般。从5月7日开

走进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电磁环境效应实验室,手机信号马上消失。虽然身处闹市,可这里仿佛与世隔绝一般。从5月7日开始,这个可以对飞机进行精准电磁兼容试验的亚洲规模最大的电磁环境效应实验室正式对社会开放。

5月7日,“皇姑区大院大所开放合作信息发布会暨军民融合合作体系签约仪式”在中国装备制造工业设计中心隆重举行。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辽宁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10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发起合作倡议。在发布会现场,10个发起单位还共同推出42个实验室机构、600余台(套)仪器设备,正式向社会开放。这些实验室涵盖军工实验室、高校实验室、民企实验室三大类,设备总造价超百亿元。

近年来,皇姑区围绕区内军工企业多、科研院所多、高等学校多、军民融合企业多的特点,在确保国家保密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高校科研实验室、民企创新技术和检测中心等科技创新资源对外开放。

去年6月,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批开放共享4个重点实验室,此后,陆续推出试验验证、课题预研类开放合作项目,涉及六大领域近50项内容。通过开放合作,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梳理出1000余项国防专利技术,推动130余项专利技术成功实现脱密,5项产品实现民参军应用,3项军转民技术落地为产业项目,并吸引了亿元社会资本。目前,沈阳旋飞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多用途无人机、沈阳智航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智能螺栓、辽宁中航信诺科技有限公司3D增材等主打项目产品已经分别获得中船重工等企业的青睐。

这次10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开放实验室和设备,既能满足军民融合企业检验检测的“刚性”需求,又可以让重点实验室中的设备仪器实现满负荷、最大化利用,还可以给开放单位带来收益。而作为资源共享的推动者,皇姑区在军民深度融合上的探索也获得了收益,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军民融合企业产值提高11%,带来7%的税收增量。

(责编:汤龙、孝媛)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