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旅游统计“笔误”背后的真问题

   2018-05-10 燕赵都市报2330
核心提示:付 彪陕西安康下辖的平利、宁陕两县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收入分别达到8.2亿和13.99亿?有网友对上述两县的五一旅游收入数据提出质

付 彪

陕西安康下辖的平利、宁陕两县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收入分别达到8.2亿和13.99亿?有网友对上述两县的五一旅游收入数据提出质疑。5月7日,宁陕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通报称,“3天接待游客21.4万人,旅游收入13.99亿元”系笔误,应为“3天接待游客21.4万人,1.399亿元”。目前,宁陕县相关新闻报道已作修改,而平利县相关报道经最新修改后,原来的“8.2亿元”也变为了“0.82亿元”。(5月9日澎湃新闻)

根据安康市旅发委统计的数据,安康全市五一假期接待游客305.4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方达到18.94亿元。此外,有媒体根据上述两县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发现,2017年平利县的GDP为87.5亿元,宁陕县的GDP为30.16亿元。以宁陕县五一旅游收入“13.99亿”来计算,已占全县GDP的47%。如此一来不难看出,该县五一假期旅游收入的数据显然不符常理。

现实中,因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致、不认真”,导致笔误的现象确实不少,但两县都在五一假期旅游数据上发生“笔误”,这也太巧了吧!统计的生命在于真实,这本不该成为问题。即使工作人员真的出现笔误,相信经过有关领导严格的审核把关,问题不难被揪出,也不会在当地多家媒体及政府网站公开刊发。假如没有网友及媒体的较真和质疑,此前的统计数据是不是就变成了“真实”的数据?要知道,数据中的小数点前移一位,那就增长了十倍,这可真应了“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的说法。把估计当统计,就是虚报浮夸、弄虚作假。

对于旅游方面的数据,“把估计当统计”并不鲜见。《人民日报》曾披露过这种现象:“游客5万人次,差不多!”“收入8000多万元,大概这个数!”某省旅游局一位处长在座谈时坦言,对材料里提供的数据,自己心里有点虚,因为数据的采集有些并非按标准、规范要求统计出来的,而是估计出来的。不能不说,这起“旅游统计数据笔误”事件也有“把估计当统计”的影子。其背后诱因,无外乎在于“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错误政绩观作祟。近年来曝光的一些案例告诉我们,每起统计造假几乎都与地方官员的操作、干预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中央和国务院多次严肃指出,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严重的政治问题,是危害性极大的腐败行为,此风不可长,必须坚决刹住!2017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除了在一系列环节上加强规范外,更强化了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此起“旅游统计数据笔误”是否存在统计上弄虚作假问题,还需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和取证,依法依规作出严肃处理。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mjd080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