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带着瘫痪妈妈去上学

   2018-05-21 燕赵都市报1000
核心提示:本报驻邢台记者 张会武通讯员 院红 文/图蔷薇花开了,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校园里绿意正浓,午饭后,学校广场上,一个个子不高的女

本报驻邢台记者 张会武

通讯员 院红 文/图

蔷薇花开了,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校园里绿意正浓,午饭后,学校广场上,一个个子不高的女孩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中年妇女……

5月18日,记者来采访带着妈妈上学的李莎莎时,她正在和妈妈在校园里“散步”,母女俩边“走”边说。

15岁女孩 推着轮椅上的妈妈去上学

李莎莎是邢台经济开发区留村镇留西村人,母亲李利斋因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行走,变形的双手只能勉强拿起筷子吃饭,而父亲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一家人虽不富足,日子过得却也快乐。

4年前的一天,祸从天降,父亲突然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15岁的李莎莎和母亲哭得泪如雨下,母亲抱着莎莎,“我苦命的女儿,你爹不在了,我又瘫痪,往后的日子咋过。”她帮母亲擦去泪水,“妈妈,爹不在了,还有我。”

家里没有多少积蓄,靠着各方捐款,李莎莎抹干眼泪将父亲下葬后,她选择了继续上学,并一直照顾母亲直至参加中考。中考后,由于家中贫困,她决定上职业学校,早日掌握一门技术,养家照顾妈妈。

“母亲离不开人,我要上学,就要带着母亲一起去。”可咨询了几家学校后,都因她的家庭情况而被谢绝。正发愁时,李莎莎遇到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的招生老师。“我要带着母亲去上学。”看到她贫困的家境和想上学的渴望,学校决定给莎莎提供就学的机会。

高兴之余,妈妈怕连累女儿耽误功课不想去,可莎莎却坚定地说:“妈妈,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要把你带在身边。”

为了这个女孩的梦想和孝心,学校专门为母女俩腾出一间宿舍,并免除了一切费用。于是,李莎莎带母亲到学校报到,并选择了医护专业。从此,在这所学校里常出现她推着轮椅上的母亲上学的身影。

一台轮椅 满满三载孝母情

5时50分,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一处单间宿舍响起闹钟声。15岁的李莎莎麻利地起床,端盆打水,给母亲擦洗、梳头、穿衣。收拾好便赶紧到食堂给母亲打回饭,再跑回食堂去帮忙,直到其他学生吃完饭,她才赶紧扒拉几口饭。回宿舍看看母亲,再一路小跑赶到15级医护班的教室上课。

坐在第一排的李莎莎比同龄人要矮一大截儿,下课铃声一响,李莎莎跑回宿舍,帮母亲翻身、端水、方便等。每天她都要来回跑七八次。虽然母亲瘦弱,她也要用尽全力才能抱起母亲。怕母亲躺在床上寂寞,每天她要两次使尽全身力气将母亲从床上抱上轮椅,晚上再从轮椅抱回床上,看着女儿吃力的样子,妈妈几次流下了眼泪。

为了让母亲吃得好,她学会了做饭炒菜,不仅会蒸米饭,包水饺,还会做西红柿炒鸡蛋和醋熘白菜等10多个拿手菜,只是,好菜总是舍不得吃,让妈妈多吃增加些营养。

每天晚上她帮妈妈睡下,收拾好家务洗好衣服,才安心学习,每晚她宿舍的灯都亮到十点多。

推着轮椅 她想走进大学门

在该校食堂里,每逢午饭和晚饭时,都会看到一个瘦弱的女孩忙着盛菜端饭,她就是食堂里的打工妹莎莎,等同学吃完了饭,她和食堂工作人收拾完,才提着两份饭回家,一份自己吃,另一份给妈妈。就这样她在食堂打工两年,用辛苦为自己和妈妈每天挣来两顿饭。课余时间,李莎莎还会在学校拣矿泉水瓶,卖个零花钱。

莎莎和妈妈每月花费的是妈妈的低保金,还有好心人赞助的钱,该校安庆峰主任每月资助她100元生活费。

莎莎快毕业了,问起毕业后的打算,她坦言,为了更好地护理妈妈和更多的像妈妈一样的患者,她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钻研护士专业,争取考上大学本科。“无论到哪里上学,都要带着妈妈一起。”言语间,莎莎的话语里透着坚定。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mjd080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