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摇号内定”之疑 让规则失去了公信力

   2018-06-04 燕赵都市报980
核心提示:杜绝人为因素干预,权力才既不敢出面“打招呼”,打了招呼也“不管用”;反之,只要程序漏洞存在,就必定有人攀附权力,并希望通

杜绝人为因素干预,权力才既不敢出面“打招呼”,打了招呼也“不管用”;反之,只要程序漏洞存在,就必定有人攀附权力,并希望通过权力出面“打招呼”而赢得不公平的竞争。

□王甄言

5月26日,网友曝光了西安市“南长安街壹号项目部分摇号购房者信息登记表”。之后,长安区连夜成立调查组调查“楼盘摇号前内定”事件。如今,这件事终于有了最新进展。给西安天磊置业有限公司“南长安街壹号”项目部相关人员“打招呼”的35名公职人员被追责。(6月3日《华商报》)

35名公职人员受116名购房者请托,且无一名公职人员把党纪国法、摇号规则以及公平公正放在心上,35名公职人员均向项目部相关人员“打招呼”,除10人放弃购房以外,106套房在“摇号前内定”。如此情形,严重破坏了摇号购房的秩序,让辛苦排队摇号,结果却空手而回的人,感到挫败、失望和信心尽失。所以,严惩相关公职人员和项目部责任人,纠正错误,挽回影响,给受伤者和公众一个交代,是绕不过去的坎。

“楼盘摇号前内定”,暴露了摇号购房的规则漏洞。这个致命的漏洞不及时堵上,摇号的公信力就无法得到公众认可。事实上,对摇号的质疑声音一直存在。不仅是楼盘摇号,还有保障房购买资格摇号、车牌摇号、学位摇号等,都曾遭受过“内定”“造假”的质疑。问题到了这个份上,我们必须明白:公众不只是对权力“打招呼”有怀疑,更是对摇号的制度丧失了信心,认为摇号程序无法避免人为因素干预。

35名公职人员之所以敢答应116名购房者的请托,就在于这些人知道——摇号程序可以被修改,能够保证请托人“摇”到“内定”的房号。所以,监督权力不只是要立规约束,盯紧防牢;还要完善摇号以及与此类似的如政府采购或公开招标投标等程序规则,彻底堵住可能出现的漏洞,杜绝人为因素干预,权力才既不敢出面“打招呼”,打了招呼也“不管用”;反之,只要程序漏洞存在,就必定有人攀附权力,并希望通过权力出面“打招呼”而赢得不公平的竞争。

由此可见,堵住摇号的制度漏洞不仅是保障公平公正的需要,也是防止权力干扰的关键。

摇号的本意就是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结果,总是有人在背后操纵,如此摇号已经偏离了初衷,甚至成了少数人借摇号掩盖丑陋行为和面目的“合法”外衣。如此,不只是破坏了摇号的严肃性,也给权力制造了寻租的机会。于是,有的人就无视摇号规则的严肃性和公众的公正诉求,厚颜无耻、肆无忌惮地干预摇号,严重损害了摇号的公信力,也令摇号的组织者丧失民心,影响特别坏,后果比较严重。因此,笔者期待相关部门深究“楼盘摇号前内定”背后隐藏的问题,尽早堵住摇号作弊的规则漏洞,以挽回公众的认可和信任。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mjd080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