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辽宁 » 正文

全球报道:铁西 栉风沐雨淬砺“长子”担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04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栉风沐雨淬砺“长子”担当5月的沈阳,一个平常的周末。中国工业博物馆内,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普通车床以及全
原标题:栉风沐雨淬砺“长子”担当

5月的沈阳,一个平常的周末。

中国工业博物馆内,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普通车床以及全国首份厂长承包经营“责任状”——沈阳电缆厂经营承包合同等珍贵展品前,参观者频频驻足。

同一时间举办的“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交流研讨会上,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为试点的东北(沈阳)工业创新委员会揭牌运行。

两个看似不相干的场景,实则联系紧密、意味深长。

一个呈现了过去,一个铺陈着未来。它们的连接点就是:铁西!

少有哪个地区如铁西一般,成长步伐与国家产业发展历程高度契合;少有哪个区域像铁西这样,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承载着厚重的国家使命与期待。

她见证了共和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跌宕起伏的波澜壮阔,亲历着老工业基地浴火重生、转型升级、几经磨砺的沧桑巨变,并以创新发展助推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续写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铁西篇”。

改革与创新,是这一篇章的灵魂主线: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为铁西重生开辟崭新路径;合署办公、东搬西建、壮二活三等一系列创新决策,为新铁西校准现实航程;中德装备园、“承诺制”“无费区”等一批开放平台及首创举措,为铁西跃升再注强大动能。

国家与人民,是这一巨制的永恒主题: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深根植于铁西各级干部的血脉里。他们攻坚克难,励精图治,推动区域建设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迈进,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交上了一份“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实践答卷。

大战略指引发展理念革新

顺境积淀、逆境锤炼。

无论中国工业怎样波澜起伏,改革创新始终都是铁西的符号与印记。几乎在每一次变革席卷之时,铁西都引领着某一领域的发展风潮,甚至站在了时代潮流的最前沿。

改革开放风起云涌,铁西在全国率先探路实行厂长负责制、率先推行资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率先进行企业破产倒闭实验、率先实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

上世纪90年代,屡领风气之先,曾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数百个“第一”、填补数百项产业空白的铁西,在体制与市场的冲击、夹击中,风光不再,步入低迷。大批企业不堪重负、步入泥潭,十几万产业工人下岗失业,铁西区成为“东北现象”的典型代表。

不改革,毋宁死。

要改,就从“根”上改。不重建体制框架,一切发展构想都只能是空想。

合署办公的“破篱”之举打开了铁西创新思路的总阀门;东搬西建的全新尝试启动了铁西起死回生的双引擎……一系列影响铁西改造振兴走向的创新举措让铁西重获新生。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关怀备至,许多重要指示更是为铁西的前行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

2013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宁,走访铁西企业和社区,对干部群众殷切寄语:“铁西作为‘共和国长子’,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现在又扛起国家重担、焕发青春,我很欣慰。”总书记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增添原动力。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办辽宁考察回访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深入分析了当前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东北新一轮振兴提出新要求、新部署。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明确提出“四个着力”,为东北振兴送来了“金钥匙”。

2017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再度为辽宁振兴发展把脉定向,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

如何把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到实处、干出实效?

围绕“改什么、怎么改、谁来改、何时改”等问题,铁西进行了深入探索,进一步理清改革的基本思路,将“改革统领”列于48字区域发展思路之首,并鲜明提出:铁西无处不改革,改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必须把改革开放贯穿于铁西振兴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围绕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归根结底”,聚焦深化改革、加减乘除、创新驱动、惠民富民,落实“四个着力”,铁西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勠力攻坚、砥砺前行,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抓发展、促升级,铁西突出精准、可复制、久久为功原则。精准施策,出台政策、进行决策前,必须统筹考虑,充分倾听各方意见,做到既慎重又精准,经得起检验;盯准重点事、盯紧重点人,抓住问题点、永远不放松,真正把该办的事一锤一锤钉到位,让钉下去的钉子拔不出来;细致入微、举一反三,研究全域性、局部性、长线性、短期性问题,让各项工作的谋划与落实都有数据、有依据、有分析、有定性、有定量,使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科学。

在持续推进的改革进程中,铁西区域发展理念不断革新、产业空间架构愈加稳固。由此而引发、推动的经济建设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在加速呈现。

铁西的发展理念在一次次转折转变中升华,但始终不变的是改革。

大气魄推动改革举措创新

改革创新如影随形,责任担当相伴相生。

肩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任,铁西明晰改革思路: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围绕地区发展和全区群众最强烈、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深化改革;既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握“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平衡点,也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循此思路,铁西准确把握改革开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充分激发全区群众改革创新精神,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推动改革。

围绕投资者所需、所盼、所忧、所怨,针对性施策,铁西进一步简政放权、降费清税、优化审批流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解决办事总求人、办证跑断腿问题,在区域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抢占发展先机。

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突破口,铁西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动振兴,不但使机床、沈鼓等老牌国企焕发了生机活力,更打造了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医药化工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五大优势产业和20个基础产业集群,逐渐找回了铁西昔日的自信和荣光,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向体制机制改革要动力,铁西以中德装备园为“试验田”,打造“小政府、大社会”,做实“管委会+平台公司”开发建设管理模式,组建“中德发”“中德开”两家集团公司,搭建园区投融资和建设管理运营平台。

中德装备园在全国率先实行“承诺制审批”,为项目建设发展抢出宝贵时间;大幅消减企业发展综合成本的“无费区”政策,作为沈阳市唯一的创新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成立省内首家区级“联合评审中心”和“勘验服务中心”,通过串联改并联、前置改后置及网上审批,再造审批流程,打通项目建设发展的“绿色通道”。

响应产业发展对于创新资源的迫切需求,铁西引入国际合作科研创新模式——离岸创新中心建设,整合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推动国际研发中心与国内创新基地相互协调、相互激励。

截至今年5月,铁西在德国海德堡、瑞典韦斯特罗斯和中国沈阳、深圳四地的离岸创新中心均设立完毕,其全球产业协同网络初步搭建完成。已有8家本土企业入驻离岸创新中心,初步达成合作意向10亿元。

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能动性,激发干部队伍活力,铁西全面推行“项目化运作、精细化管理、差异化分配、靠政绩选任”的用人新机制。全区抽调290余名机关干部,成立项目建设等专项工作组,挂图作战,推进重点工作;压缩街道班子人员充实到重点园区,力争人尽其才。铁西建立涵盖五个班子、服务对象、区直部门、功能区、社区(村)的35个微信工作群,4000余人及时处理、分享、反馈工作信息,避免出现信息传递衰减、延时、不对称等问题……

深化改革不停步,覆盖各领域、富有生命力的创新举措,让铁西由内而外熠熠生辉。

大手笔催动产业升级更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西产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带,“一园一城一谷”,高端、智能、前沿,成了铁西产业发展的新符号和新标志。

面貌之变,实则是铁西大力度、大手笔推动产业升级更新、提升产业能级以及区域发展动能转换的直观呈现。

产业带理念兑现的最突出代表,当数北二路。曾经的“下岗一条街”,如今已成为奔驰、宝马、保时捷、路虎、英菲尼迪等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的集散地,成为全国品牌最多、配套最全、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汽车贸易产业带。抢抓客流量红利,红星美凯龙、宜家、星摩尔等国际知名服务品牌争相在该区域布局。

以产业园区为主战场、主阵地,铁西一手抓存量提升,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集约、内涵式发展,实现原有动能迅速转换和提升;一手抓增量拓展,推动新兴产业“小树变大树”,依托现有资源基础,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产学研服务平台支撑、上下游延伸拓展,壮大六大新兴产业。

在中德装备园,中瑞福宁机器人、禄禧机器人、海通机器人等一批智能制造产业重点项目,清华紫光、国家大数据中心、德国SAP等高端工业服务项目,国创新能源汽车、康格斯柔性电子等新兴产业项目已经落户。这个全国“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效对接的重要平台,模样越来越清晰,筋骨越来越强健。

秉持产城互动、绿色共享理念,中法生态城开发建设成效初显,已拓展发展空间1.6平方公里;作为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金谷产业区“主打”创新创业,深耕精耕智能物流、移动互联网、产业金融等高端服务业态。

大制造、大装备营造的产业生态形成了自然而强大的吸引作用和拉动效应,不断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铁西找到适合自己生长、壮大的“土壤”。

以荣科科技、智慧安鲜物联网等企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以西门子工业4.0数字化示范中心、安川电机等企业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等铁西六大新兴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2017年,铁西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位居全省各县区之首。今年一季度,区域经济发展再现“开门红”,在去年高增长基础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19%和31%。

区域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政府负债率、偿债率、债务率“三率”为沈阳最优;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中位居第21位,“持续发展竞争力”在全国365家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综合排名第25位。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没有尽头。

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以更强信念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真抓实干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振兴发展持续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活力——中国改革开放的“铁西篇”未完待续。 

(责编:汤龙、孝媛)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