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题出得好不好?想得高分该怎么写?题目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7日上午,高考语文科考试落下帷幕,记者第一时间邀请大学教授、教研专家、一线名师、知名作家对2018年福建高考全国1卷的语文作文题进行点评。
有话可说空间大,写书信体更贴切,教学目标指向明了……大家一致认为,这道题瞄准今年“00后”考生的特点,聚焦这代人“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整体特征,仿年表形式选编材料、创编引导语,通过任务设定,让两代青年在18岁成人之际进行跨时空“对话”,从而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和想象力,引导考生强化代际身份感,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
紧贴热点导向清
有话可说空间大
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特级教师王立根指出,今年高考题提供了“00后”考生体验过的生活材料,如“世纪宝宝”、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等。“这些材料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回响着时代最强音,能让考生触发联想,引发思考。”王立根说,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这更是一种诗和远方!”
“这是一道引发头脑风暴的好题目,人人可写,人人有话说。”王立根分析,考生写作时要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抓住“际遇”“机缘”“使命”“挑战”“追梦”“圆梦”等关键词。但不管是哪个角度,都要充满激情地讴歌新时代并展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愿景。
“题目出得新、出得巧,让考生有话可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郭丹对此深有同感,今年这道题能引领考生深刻、精彩地表达自己的观察、体验、思考和价值判断,写出自己的特色。他说,题目好就好在材料给得好,把新世纪至2018年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汇聚在一起,总结了新世纪的成就;材料所列内容,伴随着这一届考生的成长,让“世纪宝宝”有亲切感;紧贴时政热点,要求学生将文章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无疑给考生留下很大的想象和写作空间。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冰心文学馆副馆长练建安也表示,今年这道题出得很高明,对考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语文素养的考查很全面,考题是开放式的。“考题的价值导向,是满满的正能量。”他认为,与新世纪一路同行、成长的莘莘学子,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那么,考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家国情怀融入个人命运,个人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题目中的应有之义。
用书信体更贴切
想要出彩见功力
“如果我是考生,我会选用近年流行的书信体来写,写曾经的‘现实’。面对新一代年轻人,娓娓道来,如同‘拉家常’,亲切随和。”练建安说,考生可以选择一个点,以这个点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写自己亲历亲闻,“点面结合”。
王立根说,对于这道作文题,体裁上,若选用书信体可能更贴切,写一封信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内容上,可以写生活、抒性灵,也可发议论、抒高见,以此展现每个考生的胸襟、理想和抱负;写法上,或庄重,或谐趣,或浓烈,或淡雅,但关键还是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好的作文要张扬个性,这是王立根反复强调的观点。他表示,考生要写自己有深切体会的、熟悉的东西,写质朴的、真实存在的、最易于让人动情的东西;反之,宿构、套题,人云亦云,依葫芦画瓢,就泯灭了个性。“高考作文应是一座万紫千红的百花园,每朵花都应有独特的花形、色泽和香味。”
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薛章辉指出,这道题后半部暗示了考生可以写“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青年人的使命与挑战”“我与新时代同行”“追梦与圆梦”……这些饱含时代激情的语句揭示了作文的主旨。“命题者所列举的7个事件与未来蓝图,考生可以不必每项都作详细叙述与说理,应当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两件事来谈思考与联想。”薛章辉表示,结合个人、家庭、生活的切身体会,考生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这道题充满新时代色彩,紧扣本届考生的特点,增强了亲切感,如果考生熟悉时政话题,更会‘大有作为’。”福州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兆芳坦言,考生虽然容易写得“对”,但不容易写得“好”,更不容易写得“妙”,“考生要想写得出彩,还要兼顾材料的诸多信息,在确保立意稳妥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表达,同时在语言运用、结构安排、材料选择等方面下功夫”。
核心素养要求高
教学目标指向明
福建教育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应永恒指出,这道作文题对考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师生重视。
“作文要具备思辨性。”应永恒分析认为,今年的题目范围大,内涵丰富,但是要求考生选材要小,在构思上注重思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文的成败。另外,考生还应注意题目中的隐形任务。“考题要求,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因此行文要体现对象意识,传达自己的感悟和启发,这也突出了作文交际性的要求。”
应永恒指出,今年的考题还涵盖大地震、奥运会、精准扶贫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显示了考题的公平性,要求考生们不仅要把目光盯在书本上,而且要放眼社会,注重综合分析表达。
“书写质朴的、真实的、典型的事,同时注入个人情感,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这是今后作文的导向。”王立根反对无病呻吟、空洞无物的作文,认为这是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密切关注的要点。
谈到语言的使用,应永恒强调,行文要注重应用性,将语文放在生活的情境下、交际的语境下展现语言文字的风采;在文体选择上,考生们要学会讲故事。“今年的题目要求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因此写成记叙文和文艺性的说明文比议论文更加合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宝’押在议论文一种文体上。”
郭丹表示,今后中学语文教学要“增强形象思维”“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美的表达与创造”等能力。“就这道题而言,与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不谋而合,也为今后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2018年福建高考全国1卷
语文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元,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福州日报记者 许含宇 谢薇 莫思予 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