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数码 » 正文

成都两河森林公园成废墟 村民十年未办理征地社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04
核心提示: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成都市两河森林公园,2006年9月30日开园,这里曾经占用了6500余亩土地;曾经是成都市十大郊野公园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成都市两河森林公园,2006年9月30日开园,这里曾经占用了6500余亩土地;曾经是成都市十大郊野公园之一;曾经是成都环城块状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曾经举办过两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总投资20亿元。
 

  然而,这些光环,都只是曾经,记者近日在成都市金牛区两河片区调查发现,2006年开始修建的两河森林公园如今却只剩下了大片废墟,而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的农民则表示,他们等了十年,政府许下的社保承诺也没兑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03年前后,在成都市金牛区城乡一体化的大潮中,为实施两河森林公园建设,清水河村村民邓敬国与金泉街道办签订了《农房拆迁安置协议》,并将土地流转,结束了自己的农耕生涯,他说,再也看不见基本农田保护的标志牌了。

  邓敬国:我们的土地承包合同,这个还有耕地和供应成都市的蔬菜基地。

  记者:是基本农田么?

  邓敬国:我们是基本农田的嘛,这个路上还专门立了个牌牌,基本农田保护。

  据了解,两河片区共有清水河与淳风桥两个行政村、5400多农民的6500多亩土地被集中流转、整体开发。清水河村村委会主任肖居勇说,在开发之前,村里的确存在基本农田。

  记者:当时这些土地有基本农田么?

  肖居勇:有些是基本农田,我们这搞基本农田,搞了两年,这搞小区了就取缔了,现在老百姓80%的土地都流转出来了。

  金牛区国土局规划利用科科长张旭东明确告诉记者,现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已经没有基本农田,两河片区目前是大片农耕地和有条件建设用地。对于这片土地之前的性质,记者并未得到明确答复。

  记者:它原来有基本农田,后来就没有了?

  张旭东:从2006年新规划出来之后,就没有基本农田,因为他统统属于中心城区,就是一般农用地。

  除了基本农田的消失之谜,金牛区的两河森林公园也不见踪影。

  根据金牛区政府网的2005年9月15日消息,两河城市森林是成都市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而重点建设的十大环城公园之一,并纳入了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2006年,两河森林公园开始打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园”项目,预计总投资20亿元,但此后仅承办了“两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公园就在2013年春节期间被拆毁。园内包括11万平方米的中国古建筑群、6.8万平方米的欧洲风情小镇在鞭炮声中被炸成废墟。

  邓敬国:修起了才5年时间,又给拆了,老百姓看着是不好受的。土地现在如果利用起来了,能够创收了,不管老百姓收没收到,他也感到心里舒畅,你现在荒芜起搁那,老百姓就觉得纯粹是瞎搞。

  一年多过去了,这里除了数十栋住宅楼和餐饮一条街外,大面积土地被蓝色围挡圈住,杂草丛生。散落的建筑垃圾和被炸开的仿古建筑似乎还能让人回忆起当时举办非遗节的繁华。如今。有游客问起两河公园,村民都直摇头。

  村民:哪有两河公园,两河公园是拿给政府乱整的。到处有人来问我们,都不知道哪是两河公园,现在没得两河公园。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两河片区6500余亩土地,竟然大部分没有报征,也就是说,包括两河森林公园在内的片区,都没有取得合法的土地手续。清水河村800多位失地农民说,失地十年来,他们也没法享受到成都市的征地农转非社保待遇。

  2004年7月,金牛区金泉街道办事处给清水河村村民的一份《承诺书》写明,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后,即便“正常婚迁和新出生入户的农民,一元化户籍变更后,同样享受住房和征地农转非的一切待遇。”多位村民说,“征地农转非社保”等承诺,政府10年都没有兑现。

  邓敬国:城乡一体化动员会上,讲了,我们要享受城市的待遇,包括养老保险,医保,社保,现在已经十年了,没有兑现这个承诺,老百姓意见很大。

  目前,清水河村的村民因拆迁只有每亩每年2700元的土地租金,以及每人每年800元的商铺出租收入,一位老村干部说,村民依靠土地租金的收入很有限。

  村民:一亩田只有2700一亩,但是我们这没有人均一亩,最少的5分1,最多的大概就是7分到8分,只有150多块钱一个月。

  根据《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 2004年1月1日以后,成都市因土地被依法征用并进行非农人口登记的人员,男满60周岁和女满50周岁及其以上年龄的人员,征地部门一次性为其缴纳一定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住院医疗保险费。

  如果合法征地,清水河村的老人就能从“征地农转非社保”里,每月拿到大约1500多块的补助。但金牛区金泉街道办事处负责拆迁安置工作的副主任李旭东告诉记者,尽管街道办做了很多工作,由于清水河村3000多亩土地,绝大部分没有被政府依法征用,因此没有农转非社保指标。

  李旭东:他们反映的诉求,是要享受征地之后人员安置的社保,但是这片又没有征地,所以说这个在政策上找不到。

  据了解,2010年底,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批复了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被占地的清水河村在其中获得了27.74公顷土地指标。这个以“灾后重建”为名的土地挂钩项目,通过拆旧区复垦的耕地,置换指标让原未被征用的土地合法化。

  李旭东:简单的说,就把以前的一些建设指标,拆了,复垦成耕地,这个复垦称耕地的指标集中在一起,报征。

  记者:另外拆一块地,让它们变成耕地,换这个指标。

  李旭东:对。

  但是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每一步所需时间较长,现在清水村的征地社保问题解决起来仍然遥遥无期。

  李旭东:这个土地增加挂钩,有几个程序,第一个是立项,我们10年已经立了,第二个是拆旧,要复垦,复垦了要申请验收,通过这个指标,做权属调整,通过这一系列程序下来,才能实现土地征收,每一步要花很多时间。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在清水村进行到第一步拆旧的尾声。为了加快进度,金泉街道办事处同时也铺开了权属调整的工作。但是究竟什么时候能把这些工作做完,在采访中,记者未得到明确的答复。有村民表示,政府没有履行当初的承诺,他们已经等得太久了。

  村民:我62岁等到72岁,还有100岁拿不到社保,活一辈子享受不到社保。

  据了解,成都市金牛区的两河片区也是成都市打造环城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生态区内因土地指标问题,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享受到农转非社保待遇。而中国之声此前报道的成都市最大生态公园——十陵风景区十年未建成,该项目动迁农民过万人,也有不少村民反映无法享受征地社保的问题。

  在成都市美丽的生态规划——环城生态区上,一座座公园和一片片绿地初具规模,成就喜人,但也存在土地荒废,规划不清的问题。执政者不应该忘记,等待这个美生态梦想实现的不只是成都的市民、各地的游客,还有大量失地的农民,他们为了建设环城生态区改变了多年的生活方式,他们也希望曾经的土地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他们的生活会因此变得更好。(记者 吴喆华)

 

 

【编辑:杜雯雯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