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桓仁县老黑山村靠特色产业实现脱贫

   2018-07-06 人民网1640
核心提示:原标题:种上大榛子摘掉穷帽子桓仁县老黑山村靠特色产业实现脱贫眼下,正是榛子生长旺季。连日来,在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老
原标题:种上大榛子摘掉穷帽子桓仁县老黑山村靠特色产业实现脱贫

眼下,正是榛子生长旺季。连日来,在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的榛子林里,72岁的村民曾繁毅起早贪黑地忙碌着。但无论多么忙,老曾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曾繁毅和老伴今年都是72岁,老母亲已90岁高龄。2013年以前,老曾一家靠种植玉米为生,年收入不到1万元,加上年老多病等原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老曾一家三口被当地政府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为了让老曾一家脱贫致富,2013年,五里甸子镇政府和老黑山村“两委”帮助他们种植大榛子,不但手把手地教,还提供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2016年,当地政府又为曾家提供3万元建房资金,把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翻盖一新。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2017年底,老曾一家实现家庭人均收入1.1万元,彻底摘掉了穷帽子。

据统计,在老黑山村,像曾繁毅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有90户。到2015年,依靠政府帮扶种植大榛子,有8户实现了脱贫。2016年、2017年又分别有33户、32户脱贫致富。预计到今年年底,全村剩余的贫困户将全部摘掉贫困帽子。

聊起老黑山村脱贫致富经验,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全说,一是拓宽致富新途径。村党支部抓住省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利契机,通过合作社带动,达成了销售榛果、苗木、榛子栽培技术培训等合作协议,稳定和提高了榛果、苗木的收购价格。仅此一项,每年村里可分红12万元增加集体收入,全村村民直接受益100余万元。二是扩大市场影响力。近年来,老黑山大榛子先后在各大展销会博览会上摘金夺银。为保护好老黑山大榛子品牌,该村还注册了“老黑山”商标,依靠品牌抢占市场。三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两省三县交界地的地缘优势,大力开发乡村农家乐、榛子采摘游等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老黑山村大榛子种植面积达到240公顷,全村经济总收入2600万元,年人均收入2.5万元。同时,该村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榛子产业1333公顷,收入近亿元,吸纳2000多名农民就业。

(责编:王斯文、孝媛)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