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江苏蔬菜更绿更好吃
农业农村部上周发布2018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其中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在全国两省实施,江苏被列为南方片区试点。江苏蔬菜种植业提倡的“轮、控、改、替”设施蔬菜绿色全程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获得认可。
“绿色蔬菜”
写入省委一号文件
农业农村部农技中心蔬菜全程绿色生产技术培训班(南方片区)不久前在南京市江宁区开班,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杜永臣透露,2016年我国农业种植业总产值5.93万亿元,其中园艺占比58%,园艺产业对农民收入贡献人均超过1500元。
2008年以来,江苏蔬菜产值始终居于种植业首位,且以每年1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蔬菜种植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渠道。去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2112万亩,产量5535.5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7%,居第四位,产值1802.6亿元。全省设施蔬菜每年以耕地面积1%左右的速度增长,产量占蔬菜总产的1/2以上。“大力发展绿色蔬菜”被写入今年省委一号文件,这成为全省重点培育的8个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省农委副巡视员唐明珍介绍,近年来,江苏蔬菜产业加快提档升级,概括起来就是“产业定位高,结构布局持续优化;产业转型快,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产业体系强,集成创新成果丰硕;产业运营活,内涵外延不断丰富”。
与此同时,随着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力素质下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栽培技术普及率低等问题的显现,江苏蔬菜产业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主要体现在3个“越来越大”——保供增收难度越来越大,产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绿色生产难度越来越大。
增产转提质,
满足消费新需求
“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推进蔬菜产业向全程绿色优质高效转型是根本出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书记刘信说,“近年来,全国蔬菜种植规模稳步增长,蔬菜供给总量充足,但结构性供过于求与供给不足并存,消费者对蔬菜品质、营养、功能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地区蔬菜生产还停留在追求产量的老路上,必须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南京溧水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大棚里,两垄辣椒苗对比明显:采用常规施肥方式的辣椒苗,比采用生物培肥机制和高效水溶肥的苗株矮了约20厘米,结出的辣椒也只有其一半大。工作人员介绍,采用绿色种植技术,不仅节水节工40%以上,农药化肥使用量也减少两至三成,增产增效20%以上。
在另一个大棚里,西红柿苗缠绕在钢管上,种植中通过地面一根根细长管子输送营养液和高效水溶肥,并通过诱虫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病虫害,实现节地增效、农药减量。
攻关集成,
“轮控改替”技术叠加
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管永祥介绍,江苏围绕绿色、高质、高效,联合省内有关科研院所开展技术研发、攻关与集成,在全省蔬菜主产区布置12个试验点,共进行了32个试验,在取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探索出融合栽培、土肥、植保、农机措施的“轮、控、改、替”设施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实现技术叠加“1+1>2”的效应。
“轮”即轮作换茬,在同一块田地上,有序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控”指控病、控盐、控生长,是利用栽培、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和降低土壤盐渍化水平,优化资源利用率,调节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改”以生物改良为主,指通过有益微生物和生物刺激素等新型物质应用,达到生态活化土壤养分、重构土壤微生物菌群平衡、修复土壤团粒结构、降解有机污染物和转化无机污染物,促进根系生长、植物养分合理利用,激发作物潜能。“替”意即实现品种、肥料、土壤、植保、人工这5个方面的替代升级。
“江苏蔬菜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机遇期,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完善技术模式,大力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先进适用技术,为提升全省蔬菜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唐明珍说。(吴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