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开大学教授周其林:妙“手”仁心“化”栋梁
“在大学里主要学什么?学习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科学精神。”9月4日,南开大学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寄语全体新生。
这样要求学生,周其林也这样要求自己。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当时20岁的周其林是南京农村的一名普通回乡知青。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他重拾久已荒废的学业,1978年,以物化高分敲开了兰州大学的校门,成为化学系的一名学生。
从农田到课桌,周其林万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他也常常在宿舍熄灯后坐在路灯下读书。在求学过程中,周其林明确了人生方向——从事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
此后的十几年,周其林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并先后赴德国、瑞士、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999年,周其林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到南开大学任教。
他带领的课题组主要从事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不对称催化、手性药物合成等研究。在过去的研究中,真正对多种反应都有效的“优势手性催化剂”属于凤毛麟角,为突破学术难题,周其林潜心研究十余年,针对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这一核心科学问题,设计发展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从这类骨架结构出发,合成了系列手性螺环配体和催化剂。这些催化剂被国内外同行誉称为“周氏催化剂”,成为南开大学化学学科的标志性成果。
如今,手性螺环催化剂被国际上40多个小组跟进研究或应用于研究中,一些国际知名制药公司将其运用于手性药物的生产。申请发明专利13项,其中6项成功转让给制药企业。
周其林对课题组的教师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在高校里做基础研究的最大意义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教育和培养学生。将学生引向学科的前沿,使之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栋梁之才,这是高校科研的根本,也是教师立身之本、为师之道。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周其林发展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从来到南开大学之日起,周其林就承担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选修课《有机立体化学》《当代化学前沿》等的讲授。他认为,学生进入大学后应尽快接触学科前沿,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换。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并且可以随时提问,将学生提问的数量和回答问题的水平计入平时成绩,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科研素质。
在周其林心中,课堂并不局限于教室和实验室。他的课题组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无论本科、硕士或博士,只要对他的研究方向感兴趣,都可以到他的实验室里体验一番。2003级哲学系学生宋颂在大三的时候决定转到自己一直感兴趣的化学系,在周其林老师的课题组中,他从最简单的实验操作练起,2012年博士毕业,现已成长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
“周老师实验选题的标准,从不是‘好发论文’,而是‘国家需要’。”南开大学2014级直博生李茂霖说,在当前“重量轻质”的学术风气下,周其林显得有些“另类”。周其林对自己和课题组的学生要求特别严格,发文章时尤其谨慎。他常常告诫学生,做研究要负责任,万一数据有错,小到对科研细节,大到对人类发展,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提起导师周其林,课题组的年轻教师和学生们赞不绝口,他们立志向自己的老师学习。
在第34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教育部联合中央媒体评选出了十名“2018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周其林位列其中。对荣誉,周其林淡然处之。他说:“我的生活不会因任何荣誉而改变,以前我为科教事业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今后还会是百分之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