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贵州 » 正文

全球报道:贵州桐梓 四年脱贫路 开出幸福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2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贵州桐梓 四年脱贫路 开出幸福花帮扶干部渴了,就着农户水管喝水。张体旁摄4年前,桐梓县贫困乡镇9个,贫困村121个,建

原标题:贵州桐梓 四年脱贫路 开出幸福花

帮扶干部渴了,就着农户水管喝水。张体旁 摄
帮扶干部渴了,就着农户水管喝水。张体旁 摄

4年前,桐梓县贫困乡镇9个,贫困村12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557户61745人,贫困发生率为10.6%。

2014年,桐梓县发出决战攻坚令,吹响脱贫冲锋号。 4年脱贫攻坚路,桐梓县通过织牢“攻坚体系网、全民动员网、精准进退网、水电路讯网、产业就业网、后续扶持网、民生兜底网、扶志扶智网、追责问责网”,改写了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县情,9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累计出列贫困村97个,减少贫困人口13307户49493人,贫困发生率降到了1.91%。

水来了、电稳了、路通了、讯畅了、房靓了、寨美了、群众笑了……桐梓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立下军令状 沉到村扶到户

桐梓县委统战部干部熊绍荣,已光荣退休,但他牵挂着没有脱贫的苗乡群众,仍然坚守在黄莲乡上螺蟹村驻村。他说:“能多为乡亲们做点事,我很乐意。”

羊磴镇干部娄波的父亲年老多病,住院需要人照顾,但因脱贫攻坚工作,娄波无法回家,只能在电话上问候父亲,请妻子照顾。科技副镇长罗建修因脱贫攻坚工作需要,骑摩托车下乡,因道路崎岖,摔倒在乡村路上,被摩托车排气管烫伤,但他却瘸着腿坚守在脱贫攻坚岗位上。干部郭远林老家在石阡,自春节后上班以来,就没有回过家,只能通过电话与家人联系。

小水乡田上村发展黄金蜜柚,需流转土地1000多亩,该乡林业站负责人令狐荣彬为在一个周之内完成任务,父亲生病住院都没给领导请假。父亲离世,他忍着悲痛处理完父亲的后事立马又回到岗位继续工作。

新站镇捷阵村火石组残疾老共产党员曾宪坤,在民警帮助下,重新燃起生活希望,走上养殖山羊的致富路……帮扶民警李德强在《帮扶日记》中所说的一样:“帮助一个残破的家庭脱贫致富、重归团圆,再累也值得!”

已到退休年龄的农牧局挂帮花秋镇李坪村干部李梅说:“哪怕明天就批准我退休,今天我也要努力干好帮扶工作,我是一名党员,这样做,自己心里踏实。”

……

他们,只是投入到桐梓县脱贫攻坚战中5183名战士的缩影。是他们,让失学学生重新走上课堂,让残疾人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让偏僻落后的移民搬迁到县城和集镇,让疾病缠身的群众走出了医疗负担的阴影,让孤苦无依的老人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把贫困群众当成最亲的亲人,挽起袖子,帮助他们盖房添瓦、筑路通水、打扫卫生;他们把人民利益高高举向头顶,用真情、用实干,用鲜血、用汗水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的时代颂歌。

面对“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滞后、增收渠道狭窄、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客观因素,桐梓县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打响了打响脱贫攻坚战。

桐梓县细化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负责制,建立健全指挥、作战、督查三大体系。成立县级总指挥部,由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长;在25个乡(镇、街道)设立一线指挥部,由25名县级领导挂帅指挥,向总指挥部签订“军令状”,驻扎乡镇指挥作战;设村级战斗队、组级战斗班,由乡镇或县机关挂帮干部及村组干部组成。全县5183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7557户贫困户,下沉到村,扶持到户,用心制定脱贫计划。派遣25个督查小组入驻乡(镇、街道),通过专项巡察、作风督查等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开展督查。

上海普陀区投入帮扶资金2500万元,改善了基础设施,发展了富民产业;森航集团投入近亿元,在马鬃苗族乡发展“茶旅一体”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农民户均增收6770元;彩阳集团创新扶贫方式,把加工放在农村,覆盖贫困户85户120人,平均月工资达3000元以上……桐梓充分动员、汇聚和组织起各方力量,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攻坚局面,有力地解决了贫困群众各自力量薄弱、资源分散、技术欠缺的单打独斗实际问题。

在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行动中,动员和组织民营企业120个,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13亿元,募集社会捐赠扶贫款项1680万元,形成了农企结合推“三变”、加工车间进农村、电商平台促销售、公司基地加农户、社会募捐解困难等5种企业帮扶模式。与此同时,桐梓还根据34家市直部门资源力量提出具体的帮扶建议,使149个项目、7.55亿元资金用到了脱贫攻坚的刀刃上。

选准突破口 补短板惠民生

“过去都没有像样的通组路,村里的山货运不出去,外面的物资运不进来,乡亲们吃够了行路难的苦。”走在完工不久的宽敞的水泥公路上,黄莲乡湖南洞村支书程正孝很是激动:“我们乡里的方竹笋、天麻、猕猴桃等农产品都是非常受市场欢迎的,以前因为交通阻碍,导致这些山货卖不出好价钱。现在通组公路修好之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电压不稳,就算开了旅馆有客人来也不敢接!吃饭、洗澡、看电视……每一样都离不开电。”黄莲乡道竹村贫困户孙西激动地说:“如今,用电已完全解决。我用特惠贷修了房,开了乡村旅馆,腰包也鼓了起来,这都是因为用电有保障了!”

“国家精准扶贫让我们的生活大变样,我家也有钱存进银行了。”水坝塘镇中山村精准贫困户魏建平感慨到:“政府帮助我通过特惠贷贷了5万元发展辣椒、南瓜种植等,生活水越啦越好了。”

“想不到我们这个穷山沟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桐梓县马鬃乡坪庄村川东坝组村民周朝勇看着自家改造的房屋和硬化的院坝喜上眉梢:“手机信号好,水泥路通到户,产业大棚建在家门口,安全饮水、生活用电进到家家户户,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

4年来,桐梓紧扣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坚持发展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安全饮水、电力、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为一体的“大基础”工程,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极大改善发展环境:

道路交通大跨越。筹资100亿元,推进大交通战略,全县通组公路完成2230.4公里,通村水泥(沥青)路建成1663.7公里,改造国道146.83公里,新建通乡二级公路49.96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二级路、村村硬化路、户户连户路”目标。

安全饮水全覆盖。投资6亿元,建成3座骨干水源。投入资金3.02亿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3395个,解决和巩固提升农村人口56.9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解决饮水安全31.39万人,巩固提升25.56万人,家家户户用上干净水、方便水。

电力通讯大提升。投资5.29亿元,改扩建变电站7座,升级改造农网500公里,彻底消除了无电村、无电组,电费从平均0.56元/度降低到0.46元/度。建成通信网络基站1897个,新增光缆9400公里,乡乡通网络,村村有信号,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

安全住房改穷窝。投入资金2.92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388户。投入财政资金16.06亿元,实施安居、人居“两居”工程,同步“三改”(改厨、改厕、改圈)“三化”(连户路硬化、院坝硬化、排水沟硬化),覆盖农户5.2万户,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2748户44791人。

易地搬迁结硕果。“不搬就通,不通就搬”。对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基础设施难以完善的农户实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投资12.28亿元,在县城和集镇修建移民安置房4404套,搬迁4015户1645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71户14236人。仅2017年,就让9866人走出了深山,住进了县城和集镇。

教育扶贫断穷根。投入资金11.8亿元,实施教育项目223个,所有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实现“营养餐”全覆盖。全面落实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信息平台,从幼儿园开始全程跟踪到大学,按照免、补、助、贷等资助政策予以多元扶持,共帮扶贫困学生27.8万人次,兑现资助资金2.2亿元。县一中、二中两所重点高中分别为贫困户子女开办“宏志班”,选派骨干教师任教,让贫困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

健康扶贫治穷病。投资6.2亿元,修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6个,村级卫生室76间。常住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在县域内公立医院就医的贫困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对贫困人口实行五重医疗保障,贫困人口年度住院自付费用不超过1000元。

社会保障兜穷底。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低保兜底,现有低保户15296户38538人,其中低保贫困户7364户24125人,2014年以来,共计发放农村低保金2.8亿元。符合条件的1.26万名贫困人口全部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均每月70元以上;县财政拨款105.38万元,为1.05万名困难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完成11所乡镇敬老院改扩建,配齐23所敬老院设施设备,1601名五保户得到集中供养,因特殊原因未能集中供养的签定了分散供养协议。

生态扶贫治穷村。治理水土流失175平方公里、石漠化62.72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26万亩,公益林补偿203.9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9.69%提高到57.63%。投资4.89亿元,建成22个污水处理厂,115个村实现了污水处理,130个村建设了垃圾收运系统。桐梓县县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称号,花秋、官仓、九坝等3个镇获得“国家卫生镇”称号。

四年脱贫攻坚路,桐梓县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增收渠道狭窄、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现状宣战,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实干、苦干、拼命干,巧干、精干、用心干,奋力突破基础设施瓶颈,着力抓好农民增收关键,全力兜牢民生政策网底,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普遍提升。

抓住关键点 兴产业增收入

九坝镇山堡村精准贫困户陈明莲,丈夫去世后家里缺乏劳动力,年龄大体力差无法外出务工。针对她的实际情况,村支“两委”决定,利用她家周边竹林多的条件,帮助她发展林下养鸡。

去年,陈明莲饲养了520羽鸡,按每公斤36元的价格出售给周边乡村农家乐,不少重庆避暑客回家时也要到她家买几只带回去。依托林下养鸡,陈明莲年收入达2万多元。“发展林下养鸡,让我一年就脱贫了。”陈明莲说。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动力,发展产业是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桐梓县牢牢把握“八要素”,念“山”字经,栽“摇钱树”,打生态牌,不断优化农业结构。

桐梓县紧盯重庆市场,加强与重庆双福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投入财政产业发展资金14.3亿元,发放“特惠贷”6551户2.98亿元。启动实施“1115”产业扶贫工程,计划从2017年到2019年,打造100万亩方竹、100万头牲畜、100个乡村旅游点和50万亩果蔬。如今,以笋用竹、畜牧、果蔬、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支柱产业正在形成。

截至目前,全县笋用竹面积55.8万亩,猪、牛、羊等牲畜存栏47.05万头,蔬菜34.22万亩,水果13.8万亩,覆盖贫困户14905户53993人。通过生产发展、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基地务工等方式,实现人均增收2640元,户均增收9750元。发挥“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优势,全县乡村旅游点已达到30个,乡村旅馆1545家,床位7.21万张,每年夏季吸引重庆避暑游客日均达10多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830户1433人依靠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桐梓县还积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兴建合作社。目前,已培育省市县级龙头企业70家,家庭农场121家,专业合作社459家。通过强化利益联结,构建起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产业发展+贫困户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户得到创业、就业、产业合作等增收机会。

“我家4亩多的土地都流转给了张元兴搞家庭农场,仅租金每年就能拿2000多元,我还在农场里打工,每天能挣70块元,比有些年轻人外出打工都强。”在桐梓县官仓镇楠木村营坪山元兴家庭农场里,67岁贫困户朱德芬笑得合不拢嘴。

一项项惠民举措,如同温暖的阳光,洒向群众心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助力群众决战决胜贫困,同步小康。

娄山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今日桐梓,正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继续征战在脱贫攻坚路上。(张体旁)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