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人民网评 越是节假日,越要敲响警钟

   2018-09-30 人民网1860
核心提示:原标题:人民网评 越是节假日 越要敲响警钟中秋时节刚过,国庆佳节又临。喜庆的气氛接连不断,清正的风气也绵延不绝。从今年10月

原标题:人民网评 越是节假日 越要敲响警钟

中秋时节刚过,国庆佳节又临。喜庆的气氛接连不断,清正的风气也绵延不绝。从今年10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正式实施,从日常生活到工作作风,从思想觉悟到组织纪律,在各个方面对领导干部的行为举止作出规定,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创造了条件、划出了界线。

应该说,节日是欢聚一堂、情感交流的契机,也是良辰美景、把酒言欢的场合。在中秋、国庆这样的喜庆节日里,万家团圆、共享天伦,走亲访友、共祝美好,贯穿其中的就是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同志之情。然而,有的官员被节日氛围感染,放松了身心,也放松了警惕、放弃了底线;有的干部抹不开面子,顺从铺张浪费的“传统”、服从人情交往的“规矩”;更有甚者,借欢度佳节之名,行敛财受贿之实……凡此种种,让节日偏离了本质初衷,成为“四风”泛滥的重灾区、腐化堕落的集中期,给广大干部群众敲响了警钟。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惩治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我们看到,每当节日庆典临近,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作风建设的警示如影随形;每有顶风作案的情形发生,都会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可以说,越是在精神容易放松的时候,越需要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越是在作风容易扭曲的地方,越需要加强常态化、体系化纪律建设。

只有让制度长牙,让纪律带电,才能还节日以本真,给干部群众服下一颗“定心丸”。节日不正之风之所以屡禁不止,就在于有的制度失之于松、有的纪律失之于宽。坚持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执纪必严,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就能够守好线、过好节。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还是节日期间的各种警示,都是反“四风”从宽松软向严紧硬的有力举措。

既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正心修身、怀德自重。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从根本上还要靠铸牢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是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是选择贪图安逸的作风?是毅然决然同不正之风作斗争,还是随波逐流在腐化中迷失自己?唯有不忘初心、坚守正道,才能在检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时不退缩,在考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的觉悟时不动摇,永葆清廉自守的本色。

“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指示振聋发聩、言犹在耳。对广大干部群众来说,多一点警醒,少一点应酬,多一些自省,少一点浪费,在根治“节日腐败”、涤荡节日新风中标本兼治、善作善成。

(责编:王红玉、杨阳)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