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这个关键
盐池县74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2万元以上。
过硬的结果,源于基层党组织这个过硬的“领头羊”。
王乐井乡曾记畔村村部的荣誉墙上,挂满了曾记畔村因脱贫致富而获得的奖牌,其中最瞩目的,是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从北京背回来的国家级荣誉:全国先进党组织和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从带领村民找水、找粮,到创新“互助资金”贷款模式发展养殖业,曾记畔村党支部这个“神经末梢”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激情日日高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主动与贫困户结成联保对象、担保贷款发展生产上,体现在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的担当上。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放眼全国,一批又一批县区退出贫困序列的实践证明:凡是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的,绝大多数都会富起来。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有个好支部。这几年我们村的滩羊、黄花菜等产业,都是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惠安堡镇狼布掌村党支部书记杨锋说。
去年,村上来了一位自治区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员,带着项目资金上门,想让群众养鸡,但群众不买账。村上就雇了一辆大客车,拉着群众到自治区农科院的基地去学习参观。在村民仍旧“无所行动”的情况下,村上动员一名党员先养了300多只,出栏后净赚1万多元。紧接着,就有30多户贫困户养鸡4700多只,3个月时间户均增收3000多元。
狼布掌村的产业发展,是盐池县紧扣“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推行“党建+”模式的成功实践。该村实施的“支部+合作社”“1名党员帮带1户贫困户”的“1+1、1带1”双赢工程,让群众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实现以强带弱、以富帮穷、共同发展。
冯记沟乡着眼党建优势转化,积极开展强村带弱村、“两个带头人”培育、农村党员助力脱贫等活动,将8个村党支部编成4个结对小组,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村党支部服务能力的突破口,积极培育马儿庄颗粒饲料、雨强胡麻油等村级实体经济,全乡6个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最多的突破30万元。
一个个村的脱贫实践证明,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支部引领、党员带头。
正因为抓住了党支部这个“领头羊”、党员这支“冲锋陷阵”的队伍,盐池县的贫困历史才得以改写。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盐池县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扶贫链上、产业链上,建立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以种养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精准扶贫组织体系,积极发展集体经济。近3年,盐池县共选拔“三型”村党组织书记44名、选拔137名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打造村级党建示范点18个,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33个,形成了党员带群众、先富带后富、携手奔小康的工作局面。
只要党建基础牢,再沉重的“贫困大山”都能撼得动,再坚固的“贫困堡垒”都能攻得下。(文 林 海 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