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对公众开放

   2018-10-24 人民网950
核心提示:原标题: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对公众开放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刘诗瑶、余建斌)记者23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
原标题: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对公众开放

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刘诗瑶、余建斌)记者23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参加第十二届珠海航展,这是我国空间站工程首次对公众开放。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另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核心舱轴向长度16.6米,大柱段直径4.2米,小柱段直径2.8米,主要用于空间站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以及航天员生活,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够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

中国空间站总体方案优化,采用转位机构和机械臂结合,进行舱段转移、对接,可以完成复杂舱外建造和操作活动;建造规模适度,预留了舱段和舱外载荷平台扩展能力,最大可扩展3个舱段;设计新型平台装载大型光学设施,开展巡天和对地观测,必要时可停靠空间站进行维护和补给,开辟了分布式空间站体系架构的创新模式;规划了密封舱内的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等,支持在轨实施空间科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研项目。按计划,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组装建造。

(责编:王彤、邵兰)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