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伊春市的车主们发现,机动车检测站附近“蹲守”的“黑中介”不见了。这与伊春市纪委监委不久前查处的交警支队机动车检测站原工作人员滕洋、战艳二人与“黑中介”相互勾结,收受贿赂案件有关。据了解,该案相关人员,滕洋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战艳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这正是黑龙江严查重惩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的一个生动实践。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黑龙江省结合本省实际持续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找准职责定位,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力度,用钢牙啃硬骨头,坚决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案件,促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
保持惩治高压态势,严查插手工程和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
从该省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查处的案件情况看,个别领导干部与商人亲而不清,甘于“被围猎”,在承揽工程项目、办理审批手续、项目招投标等方面为企业和他人谋取利益,搞官商勾结、利益输送。有些官员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利用职务便利和影响,帮助配偶、子女及亲属承揽项目,获取非法利润。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
黑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省委决策部署,持续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和违规经商办企业等损害营商环境问题。
数据显示,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9.6万余件、处置问题线索12.7万余件、立案3.5万余件、处分3万余人。其中,处分厅级干部125人、处级干部1572人,移送司法机关748人。省纪委监委集中查处了省国资委原主任、齐齐哈尔市原市委书记韩冬炎,省林业厅党组原书记、大兴安岭地委原书记肖建春,鹤岗市原市长梁成军,省林业厅原厅长杨国亭,省交通厅原副厅长朱金玉等一批腐败案件。
9月20日,黑龙江召开全省反腐败警示教育大会。会上,省纪委监委通报了10起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插手工程项目以及违规经商办企业典型案件。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全省1.2万余名领导干部参会。举办这样规模的警示教育大会,在黑龙江历史上还属首次。
“以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就是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防线。”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在会上强调。
集中整治,紧盯破坏营商环境行为
民之所怨,我必问之。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问题,开展整治。
“攒一辈子钱买了这个倒霉房子,本来是想给孩子当婚房,现在孙子都有了还没搬进去呢!”2014年至2015年,哈尔滨市延寿县泓泰康城等3个棚改项目接连“烂尾”,造成近200户居民不能如期回迁。问题竟因该县原县委书记封殿辉违规插手棚改工程项目,让和自己关系近的外地人搞开发建设,并借机谋取巨额利益而起。2018年1月,封殿辉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此后,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房地产领域信访问题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根据信访问题数量,确定5类监督地区,分类实施监督并进行专项巡视。目前,全省前期梳理的1866件重点信访问题已办结1665件,共核查房地产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3件,处理39人。
针对公职人员投资煤矿问题,黑龙江制定下发了《关于清理党员干部和其他公职人员投资入股煤矿企业工作意见》,明确公职人员本人或直系亲属不得投资入股或参与经营煤矿企业,有此类情况的限期两个月内退出经营。目前,全省已发现21人参与煤矿经营,已退出15人。
外来投资者孙某到伊春市工商局驻市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窗口申请注册公司时,接待人员杨林告知“正常办理手续得十多天,如果找代办公司办理2天就可办完”。随即,便让中介公司经理朱某为孙某办理有关手续,并暗示收取400元服务费。经查,杨林多次以此种方式与中介公司串通,在办理窗口业务时谋利共计5200元。杨林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和行政撤职处分(由主任科员降至科员),并调离岗位,收缴违纪所得。
“黑中介”严重损害了群众和企业利益,其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必须严肃查处、坚决纠正。该省纪检监察机关目前查处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违纪问题31个,责任追究76人。
推进机关作风整顿,剑指“不作为、乱作为”顽疾
一直以来,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虽然级别不高,但利用手中的司法、审批、监管、检验、认证、检查等职权勒拿卡要、任性妄为,企业和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针对这些问题,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抽调专人组成5个督查组,聚焦“不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开展了5轮察访,实现了对18家作风整顿重点省直单位和13个市(地)的交叉检查“全覆盖”。
大庆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检验所原副所长勾伟华,对企业申请办理的业务,给钱才办,不给钱就拖着不办或者在办理过程中“找茬”“挑刺”,甚至明目张胆直接索要,共索取、收受电梯安装维修企业贿赂71.7万元。日前,勾伟华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紧盯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及窗口单位建设运行情况,对干部的工作状态、服务质量、业务流程等进行督查检查,对各地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工作人员玩手机、聚众聊天等现象予以当场纠正,督促即知即改。对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零容忍”,一律严查快办、公开曝光。截至今年9月,全省共查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695个、责任追究831人,省纪委监委分5批对27起典型问题进行了公开曝光。(本报记者 徐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