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周口引黄调蓄工程成生态新景 原来的干涸之地现在白鹭栖息

   2018-11-20 人民网850
核心提示:原标题:周口引黄调蓄工程成生态新景 原来的干涸之地现在白鹭栖息白鹭在天空和湖水之间徘徊晴空如洗,白鹭展翅,湛蓝色的水面上

原标题:周口引黄调蓄工程成生态新景 原来的干涸之地现在白鹭栖息

白鹭在天空和湖水之间徘徊

晴空如洗,白鹭展翅,湛蓝色的水面上还有野鸭在嬉游……如此诗情画意的场景,给初冬时节的周口增添不少新的景致。连日来,位于东新区引黄调蓄工程的人工湖上,引来不少野鸭和白鹭,给萧瑟的冬季带来勃勃生机。

11月19日上午,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来到位于武盛大道沙颍河桥东南角的周口引黄调蓄工程人工湖处,这里几个月前还是一片干涸之地,但现在上千亩的壮观水面已经形成,沿湖的绿化、美化正在建设中。冬日暖阳之下的湖面波光粼粼,远远望去,清澈湛蓝的水面上一个个黑色的小精灵正在游动。走近后记者看到,原来是一群野鸭正在嬉闹追逐,它们三三两两结伴闲游,时而扎入水中、时而空中飞跃,在广阔的水面上玩得不亦乐乎。

绕湖前行,记者看到水边有不少“亭亭玉立”的白鹭,一身洁白的羽毛在蓝天下格外耀眼,这些白鹭徜徉在水边好像晒太阳,也好像在“闲聊”。记者观察发现,白鹭的警惕性很高,一旦有游客市民靠近,它们就会展翅翱翔,在天空和湖水之间徘徊,看起来非常漂亮,俨然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卷。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与白鹭有关的诗词几乎无人不晓,它在描写实景的同时,也揭示了一个自然界生存法则,那就是白鹭是靠鱼儿生长的,白鹭的生长环境与湿地流水息息相关。“是的,只有生态资源好,才能留下白鹭和野鸟栖息。新建人工湖之所以有白鹭和野鸭的身影,从侧面印证了我们保护生态文明取得了成效,正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周口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科科长陈宏义说。

(责编:尚明桢、杨晓娜)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