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扶贫图省事 引来 麻烦事
3个村31户贫困户家庭人均年收入都是5000元,是巧合还是另有蹊跷?
2017年11月,福建泉州市委扶贫领域专项交叉巡察一组下沉安溪县祥华乡巡察,发现美仑村9户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情况调查表》中“家庭人均纯收入”一栏的数据均为5000元。更令人不解的是,巡察组随后又发现该乡崎坑、东坑两个村22户贫困户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也是5000元。
“这很有可能是‘数字’脱贫。”巡察结束后,巡察组将这一问题线索移交给安溪县纪委监委调查核实。
“你们村9户贫困户的收入都完全一致,怎么回事?”负责核查该问题线索的祥华乡纪委调查组开门见山,约谈时任美仑村村委会主任。
“这些贫困户的家里都在生产制作茶叶,他们的收入情况大致相同,我们村干部都知根知底,完全达到4705元的脱贫标准,有的年人均收入还不止5000元呢。”面对调查人员,村委会主任刚开始还振振有词。
“没有逐户走访,你怎能保证贫困户家庭收入没有新变化?”“每户收入真的大致相同吗?”……调查人员的一连串追问,让他低下了头:“我们嫌一户户调查太繁琐,为图省事,就让村干部编了编数字。”
随后,调查人员了解到,隔壁的崎坑、东坑两个村获悉美仑村如此高的工作“效率”,专门打电话向美仑村村委会主任“讨教”。于是,他们如法炮制,关起门来把22户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也统一填报为5000元。
这3个村31户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情况调查表》上报乡挂钩领导、驻村干部和负责扶贫业务的工作人员逐级审核时,他们都未询问详细情况,也没有提出异议,不假思索地在每一张表格上签了字。
2018年8月,安溪县纪委监委对美仑村村委会主任等3名村干部诫勉谈话,给予审核把关不严的6名乡干部通报批评。
【执纪者说】
求工作效率不是“数字脱贫”的借口,图省事更不能成为理由。纪检监察机关要伸长耳朵、瞪大眼睛,严查严处扶贫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倒逼基层党员干部扑下身、沉到底,说真话、办真事,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应有的获得感幸福感,使精准扶贫的成效经得起检验。
——福建安溪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林文超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7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