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盘山 大荒 因石化产业而 得胜

   2018-12-01 人民网1310
核心提示:原标题:“大荒”因石化产业而“得胜”11月29日,在盘山县得胜街道浩业化工三期工程现场,刘玉龙戴着安全帽在工地巡视。作为浩业
原标题:“大荒”因石化产业而“得胜”

11月29日,在盘山县得胜街道浩业化工三期工程现场,刘玉龙戴着安全帽在工地巡视。作为浩业化工的安全环保部经理,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

刘玉龙是得胜街道得胜村人,大学毕业在外打拼一年后,看到家乡的变化,他回来了。刘玉龙说:“家乡的变化翻天覆地,不仅环境好,石化产业也发展起来了,为我们提供了回乡发展的平台。”

2010年10月前,得胜街道叫作大荒乡。撤乡建镇后,大荒乡变成了得胜镇,2017年7月又更名为得胜街道。

大荒乡以农业为主,主要就是种植玉米和水稻。那时的大荒乡,是盘山县最穷的乡镇之一。2008年,全乡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只有218万元。党的十八大以后,乡里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化工产业,招商引资引来了浩业化工。2013年,浩业化工投资20多亿元建设一期工程,2016年8月投资40亿元,建设了二期工程。今年3月,又投资100多亿元,三期工程动工建设。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经投产。

经过多年发展,现在的得胜街道已经有25家石化企业,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超过2.5亿元,是10年前的115倍。

财政收入的增加,使得胜街道不再是单纯的“吃饭财政”,他们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民生领域,搞城市绿化、建公共设施……如今的得胜街道不仅有高楼大厦、公园、电影院,每村还有文体中心。

得胜街道的变化,不仅留住了本地人,也吸引了外来人口,许多来浩业化工上班的外地人在这里买房子定居下来。在这里出生,长大后一直在城里工作居住的李春印退休后也搬回来了,“以前,村镇的环境太差,很少回来。现在不一样了,咱们的乡村是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了。”李春印说。

变化不仅体现在居住环境上,更体现在农民的收入上。仅浩业化工就安排就业1900多人,其中得胜街道700多名农民,足不出街道就变成了产业工人。石化产业的聚集,也同样带活了第三产业。20年前,大荒乡只有两家饭店、3家小商店,现在则有140多家商户。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大荒乡到得胜镇再到得胜街道,变化的不仅是名字,更是百姓增加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编:汤龙、孝媛)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