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播州区花茂村 土地流转成就 袋有钱
龙头企业的入驻,让花茂村有了花繁叶茂的新气象。(图片由遵义苟坝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过去,花茂村是出了名的“荒茅田”。(图片由遵义苟坝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彭龙芬至今清楚地记得,2014年初那场土地流转群众动员会上的争吵。
村里打算实行土地流转,让龙头企业进村,没想到村民们一片否决之声——
“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绝不拿给外人。”
“想让其他人进村占用我们的田土,没门……”
群众动员会不欢而散。
时间回溯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春风吹进花茂。今年69岁的袁向敏当时是白泥生产队队长。他说,改革后一户人家地里的粮食收成几乎与改革前全村的收成相当。花茂村民自发编排花灯戏《走马灯》,感恩好政策。“锣鼓打得响铛铛,中央一号文件下基层;土地到户有田种,‘荒茅田’里获新生……”持续演出数月。
土地到户有田种,“荒茅田”里获新生,如今却要通过流转集中起来给“外人”使用,村民们一下子真难转过弯。
但村干部们的打算是,在“仓满粮”之外,还得满足大伙“袋有钱”的期盼,让生活更上一层楼。
为了“袋有钱”,花茂人也曾尝试发展特色产业,走入市场。上世纪90年代,全村90%的人家利用本地的白泥烧制陶器,一度远销四川。可惜竞争不过工业化生产的塑料、玻璃器皿,短暂的红火热闹之后,花茂村再次归于平静。
1995年后,打工潮让全村一半的村民外出务工。房空置、田抛荒,花茂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空壳村。
要让村子留住人、留住财,就得有自己的产业。“实行土地流转,让龙头企业进村,带领村民闯市场。”
改革有阵痛,村干部咬紧牙关将“硬骨头”啃下。
“田地流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每亩每年700元钱,另一种是每亩每年500斤谷子,需要谷子的就去我们村干部家的地里割。”彭龙芬记得,为了转变群众思想,她“押”上了家里仅有的两亩稻田。
312亩土地由此成功流转。2014年8月,山东省寿光市九丰农业发展公司进驻花茂。
这一转,转出花茂的新气象。
2015年,九丰农业园区开园迎客,上百村民从农民变成园区工人;源源不断的游客涌入村子,不少村民开始经营餐饮、住宿,吃起了“旅游饭”。
把村庄作为景区打造,把乡愁作为文化传承,以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成立遵义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以资金或土地入股分红,构建“村党总支+企业+合作社+专业人才+村民”的利益链接机制;
……
家乡的发展唤回当初远走的游子,全村外出务工的2000余人有1600余人回家。
今天的花茂,发展绝不仅仅局限于地里的庄稼和稻谷。
发展是王治强家空置的老房子变成到客似云来的“红色之家”。
发展是母先才做了40年的土陶制品远销海外,月销量是以往的10多倍。
发展还是村里拔地而起的蔬菜大棚、水果基地。
如今,花茂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已达1.6万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
感恩的花茂人依旧用歌曲唱出心中的喜悦。
11月14日中午,花茂村党员群众之家,村民们不仅唱起30多年前创作的花灯戏《走马灯》,也唱起新创作的歌曲《花茂人家》。
“千年陶艺绘成一条长街,古老村庄迎来漫天朝霞。”
彭龙芬说,《花茂人家》就是伴随花茂人迈步新时代的“干劲歌”。(向永东 黄霞)
手 记
从感恩歌到干劲歌 王宁
从包产到户到土地流转,40年间,花茂村的土地利用,经历了一分一合。
一分一合,看似南辕北辙,其实殊途同归。不管是分还是合,有着共同的目标:提升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简言之:发展才是硬道理。
摸着石头过河,花茂村经历过“荒茅田里获新生”的喜悦,经历过发展的阵痛,又迈入了“古老村庄迎来漫天朝霞”的新时代。从《走马灯》到《花茂人家》,从感恩歌到干劲歌,两首歌曲折射的是花茂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