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再生稻推广待破局

   2018-12-07 人民网870
核心提示:原标题:再生稻推广待破局“今年收成还不错,第二季稻子收了有1200公斤呢。”看着谷仓里堆得满满的稻谷,南昌县塔城乡芳湖村村民

原标题:再生稻推广待破局

“今年收成还不错,第二季稻子收了有1200公斤呢。”看着谷仓里堆得满满的稻谷,南昌县塔城乡芳湖村村民陈大东喜笑颜开。上个月,他种的再生稻迎来了今年的第二次丰收。

1980年,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以下简称“省农试站”)与南昌县气象局合署办公,助力气象服务于农,指导农民耕作。2017年,省农试站在南昌县塔城乡获得一批农业气象试验田。为探索再生稻科学、优质种植,农试站将实验田地承包给农民,科技人员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及贫困农户增收。

农民陈大东介绍,再生稻是在头季稻收获后,再从留下的稻桩上长出来的水稻,成熟期短,并且米质、口感都很好,售价更是普通稻米的好几倍。一公斤大米可卖10元,高的时候还可以卖到20元。

如何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如何改进水稻种植方式促进农田生态建设?自2017年起,省农试站陆续在南康、泰和、南昌、安义等县(区)开展再生稻种植气候适应性联合科学试验,全面摸清全省再生稻适宜播期、最佳留桩高度和适宜收获期,力争实现少投入、少污染、多产出。

“两年的科学试验中,我们掌握了种植过程所需的气候特征,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种植方法,保证丰收。”省农试站专家张崇华告诉记者,两年的试验结论显示,再生稻可种植一次收获两次,头季亩产500公斤以上,再生季亩产可达300公斤以上。如果按全省中稻及一季晚稻约600万亩(2012年数据)全部种植再生稻计算,全省再生稻产量可增加6-9亿公斤,增产潜力巨大。

省农试站站长、南昌县气象局局长胡磊介绍,种植再生稻,不但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也可以让土地得到休养,农田生态得到修复。尤其对于劳动能力欠佳的贫困户,再生稻能帮助他们增加不少收入。

不过,再生稻如何推广却是一个难题。据悉,省农试站将在更多地方提供包含田间管理在内的操作简便实用的再生稻生产适用技术。同时在全省采用示范种植的推广模式,采取送种回购的方式,吸引大家种植。 (记者徐黎明 通讯员余鹭煌、钟兰頔)

(责编:邱烨、帅筠)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