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八天建的“速成房”敢住吗

   2018-12-16 中新网1180
核心提示:原标题:八天建的“速成房”敢住吗在缺乏公开、公正、公平体制机制的环境中,往往容易形成监管缺位,促使一些人注重对形式的追求

原标题:八天建的“速成房”敢住吗

在缺乏公开、公正、公平体制机制的环境中,往往容易形成监管缺位,促使一些人注重对形式的追求

□ 姚村社

“8天,从选址,到修建,到完工,帮困难群众新修住房……黔西县中坪镇顺河村主任杜正国因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创新速度’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贵州省毕节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扶贫领域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近年来,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表现各异。“要么在开会,要么在去开会的路上”;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买新衣刷墙体只为“看着好看”;驻村书记被“打卡”拴住扶不了贫;强势部门对口扶贫“越富越帮”……类似现象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屡遭舆论批评。

贫困户搬进8天“速成房”,与一些基层政府和扶贫干部平日的作派不无关系。首先是思想方面的缺位,试想,如果头脑中没有真正树立群众观点,没有深入领悟党的群众路线的涵义,必然产生形式主义的行为。其次是政绩观错位,不注重做事而注重“作秀”,导致虚报浮夸、“资料扶贫”等。再次是体制机制不到位,促使一些人注重对形式的追求。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纠正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得下一番大功夫。比如开扶贫会,一些研究性、商讨性的会议可否召开现场会?简要的传达类、部署类会议可否召开远程会议?一些协调会、调度会可否直接深入一线,现场布置、开展和指导?即使开会,也应该压缩时间,多讲“实在的”。再比如工作方法问题,可以去繁就简,多表合一,精减无效重复的表格和复次填写,也可以妥善运用快速高效的互联网与电子信息系统。还比如检查考核问题,不能局限于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还要深入到基层和贫困户中去,做到走、看、问三者结合,扶贫工作的成效也就基本有谱。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
Processed in 3.057 second(s), 7 queries, Memory 1.8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