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特色鲜明,精彩、震撼、难忘的科技盛宴。
12月18日至27日,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原始创新、产业创新、军民融合、长三角一体化等十大展区,704家单位、1549件展品,全方位地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安徽省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突出国家战略,勇攀科技高峰
走进科技创新成果展序厅,一颗蓝色的地球扑面而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正在空中翱翔。
40年砥砺前行,一大批原始创新成果在安徽竞相涌现,从世界第一台VCD、到我省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墨子”“悟空”和“天宫”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世界首次破解中国种茶树全基因组密码……
在原始创新展区,“人造太阳”等大科学装置模型前,参观者络绎不绝。 “这个装备叫全超导托卡马克,主要研究可控热核聚变,它的超导技术已经用在癌症精准治疗上。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副研究员韩效锋介绍。航空发动机、激光制导炮弹系统、全景座舱液晶显示装备……在军民融合展区,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令人震撼,“科技发展了,国防才能稳固,百姓生活才能安宁。 ”参观者丁家生坦言。
“‘京沪干线’贯通了合肥、南京、上海等长三角多个城市,通过与‘墨子号’卫星连接,可以实现理论上绝对安全的洲际量子通信。 ”在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展区“京沪干线”大电子屏前,解说员介绍,“墨子号”与“京沪干线”所取得的系列成果,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声誉。
突出重大突破,抢占创新高地
0.12毫米,世界最薄电子浮法玻璃,刷新世界纪录;中国科大智能柔性手爪,抓豆腐如同“探囊取物”,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电科38所“魂芯二号”芯片,仅比一元硬币大一点,却拥有每秒千亿次浮点运算的强大功能……本次成果展突出重大突破,空气成像、行走机器人、重组人胰岛素、极端条件的超大尺度压力容器等成果,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重型压力容器轻量化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已实现从跟跑到整体并跑、局部领跑的跨越。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陈学东院士说。 2015年1月,该院牵头承担的“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智能语音、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区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489件展品分战略性新型产业、现代农业、现代建筑业、现代服务业4个子展区分别展示,是十大展区中面积最大的展区。
近年来,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本次成果展突出国家战略,1549件展品中属于国际国内首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和重大专项的就有986件。
突出百姓生活,彰显科技惠民
“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潘衡发明的可走刀的活动型刀架、宿州供电公司全国劳模许启金发明的软梯作业防高坠自锁器、合肥168中学刘怡阳同学发明的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在成果展创新人才展区里,各种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和“脑洞”大开的发明创造,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能写毛笔字的埃夫特工业机器人,可以问诊的中国科大“医佳”美女机器人,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作业的合肥科学岛救援机器人等纷纷亮相,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围观。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进步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品质。 ”合肥市民张慧说,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一直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记者 桂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