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百余幅照片展现甘肃民勤八步沙“六老汉”治沙事迹

   2018-12-29 中新网1540
核心提示:原标题:百余幅照片展现甘肃民勤八步沙“六老汉”治沙事迹12月28日,“美丽中国?生态民勤”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治沙造林摄影展

原标题:百余幅照片展现甘肃民勤八步沙“六老汉”治沙事迹

12月28日,“美丽中国?生态民勤”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治沙造林摄影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启幕,将持续至2019年1月9日。 崔琳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29日电 (记者 崔琳)“从过去寸草不生的荒漠,到现在的绿色长城,风小了、雨多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一幅幅照片勾起了甘肃武威市民勤县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的回忆。

图为摄影展展出的甘肃民勤民众治沙场面。 崔琳 摄

图为摄影展展出的甘肃民勤民众治沙场面。 崔琳 摄

28日,“美丽中国·生态民勤”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治沙造林摄影展108幅图片在甘肃省博物馆启幕,将持续至2019年1月9日。

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民勤县,全县荒漠化和沙漠化土地分别占国土面积的90.3%和75.8%,每年向南移动10米的沙丘,给当地3万多人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危害。

图为“美丽中国?生态民勤”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治沙造林摄影展现场。 崔琳 摄

图为“美丽中国?生态民勤”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治沙造林摄影展现场。 崔琳 摄

武威市委书记柳鹏介绍说,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从上世纪80年代起,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在昔日风沙弥漫的沙漠打造了一片希望的绿洲,阻止了沙漠“前移”。

2018年12月,甘肃官方授予他们治沙造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图为经过治理,甘肃民勤县生态得到恢复。 崔琳 摄

图为经过治理,甘肃民勤县生态得到恢复。 崔琳 摄

“影展上的每一张照片都弥足珍贵。”郭万刚不断用手机记录着展品,67岁的他至今担任着八步沙林场场长一职。他表示,今后仍要不断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沙漠治理产业发展模式,结合古浪实际更科学地治沙,既要改善生态环境,也要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加入到治沙致富的行列中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表示,从昔日的“六老汉”到今天的“六兄弟”,他们传递了锲而不舍、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每个人应当承担起历史责任,为实现到2020年治理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到2050年治理全部可治理的沙化土地的目标而奋斗。

图为初冬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在八步沙林场介绍治沙成就。 崔琳 摄

图为初冬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在八步沙林场介绍治沙成就。 崔琳 摄

八步沙林场治理前后的巨大变化,给参观者李燕带来了巨大震撼。她说,自己平时也在参与网上的公益种树活动,希望有更多民众能通过绿色出行等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事为环境治理贡献力量。(完)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