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重庆 » 江北区 » 正文

全球报道:江津“90后”姑娘盘活家乡7万亩果橄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3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江津“90后”姑娘盘活家乡7万亩果橄榄12月15日,江津区石蟆镇举行第三届富硒橄榄文化节。重庆日报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

原标题:江津“90后”姑娘盘活家乡7万亩果橄榄

12月15日,江津区石蟆镇举行第三届富硒橄榄文化节。重庆日报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该镇几年前几乎无人问津的7万亩果橄榄,在一名90后姑娘的带动下,现已成为当地炙手可热的“摇钱树”。

以前的果橄榄烂得满地都是

这姑娘名叫何春梅,土生土长的石蟆人。

“以前的果橄榄,烂得满地都是!”石蟆镇镇长周毅说,该镇7万亩果橄榄大多是2000年退耕还林时期种植的。当地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果橄榄,全镇200年以上橄榄古树有近百株。但这些果橄榄在2007年前后大面积投产后,农民除了自己食用,根本卖不出去。

2015年,何春梅回家乡创办了重庆市江津区淘家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始在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平台上开网店销售果橄榄。

自己爬上树去摘果橄榄

何春梅在福建读了4年大学,她发现福建人很喜欢吃果橄榄,最普通的也要卖七八元一斤,而老家的果橄榄只要几角一斤,甚至不要钱,她认为这是一个大商机。

由此,何春梅一开始就采取低价竞争策略,4斤装包邮,总共只要12.9元。她短时间内就收到了很多订单。但顾客收到的果橄榄普遍发生损伤情况,她只能重新补货,为此亏了10多万元。

经反复查找原因,她才发现,原来是采摘方式出了问题。石蟆的果橄榄因多年无人管理,树普遍长到七八米高,农民都是用棍子将果子打下来。碰撞的部位过几天就会发黑。何春梅不得不自己爬上树去摘果橄榄。果然,这些上树摘下来的果橄榄再没出现损伤情况。

经多方打听,她发现邻近的四川省合江县,有一支专门采摘果橄榄的队伍。何春梅与他们展开合作,并培训了50多名采摘工,最终解决了货源不足的问题。

2017年,何春梅一个人完成了530万元电商销售,一举带活了当地的果橄榄产业。目前,当地的果橄榄收购价已由4年前的最高5角一斤提高到了现在的2元一斤。在她的带动下,石蟆镇已组建10个橄榄专业合作社和1个橄榄协会,有两家公司开展橄榄种植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服务。而何春梅本人也牵头成立了蜀津橄榄农业合作社,带着226户橄榄种植户搭上了互联网+产业振兴的致富快车。

急需对现有果树提档升级

家乡的橄榄树终于变成了“摇钱树”,但何春梅却高兴不起来。

“我们这7万亩果橄榄,连十分之一的效益都没有发挥出来!”何春梅说,福建的果橄榄种植基地,一户人家一年挣几十万元是很轻松平常的事,而石蟆的果农,一户也就挣个几千元。

原因是什么?

她说,一是大部分果树没人管理,长虫、花皮的果实占了大部分,只能选出一至二成的果实进行鲜销,其它的只能作为加工果贱卖。二是没有推广矮化技术,致使采摘成本过高。三是品种太多太杂,石蟆种植的果橄榄品种多达几十上百种,混在一起只能作为普通果销售。

何春梅说,果橄榄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成都等地都有很大的消费需求。她认为,现在急需推广密植矮化、高接换种、加强管理等技术,对现有的橄榄基地进行提档升级。

为引导果农推广这些技术,何春梅已出资18万元流转了30亩橄榄基地,开展相关技术推广工作。她认为,若能把石蟆的7万亩果橄榄进行提档升级,至少可实现4亿元年产值。

本报记者 周雨

(责编:陈易、张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