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深中通道沉管预制厂完成改造并投产

   2019-01-24 人民网1900
核心提示:原标题:深中通道沉管预制厂完成改造并投产图为深中通道项目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钢壳试验段足尺模型和沉管管节卸驳码头及预制厂。
原标题:深中通道沉管预制厂完成改造并投产

图为深中通道项目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钢壳试验段足尺模型和沉管管节卸驳码头及预制厂。 卢志华 摄

1月23日,随着一声开工令在牛头岛上响起,深中通道项目钢壳沉管隧道试验段足尺模型正式开始浇筑,同时,生产线完成全面改造的沉管预制厂正式亮相,这也标志着深中通道项目沉管预制进入全面生产阶段。

2018年6月,投资超10亿元、曾承接港珠澳大桥33节隧道沉管建造的世界最大规模隧道沉管预制工厂,又肩负起深中通道项目其中22个沉管管节预制的艰巨使命。深中通道项目沉管隧道为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其断面宽度46到55.46米,比港珠澳大桥双向六车道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断面还要宽9米,单孔跨度超过18米,沉放最大水深40米,沉管结构的受力非常复杂。

“从结构、工效、技术、方案等各个方面考虑,传统制造已难以满足要求,必须对预制厂升级改造,这是国内首次全过程运用钢壳智能制造技术,可以说是对旧预制方式的一种革命。”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陈伟乐告诉记者。

经过反复推敲,建设者们将一张张设计蓝图变为现实,通过80多次方案研讨、300多份图纸、23项攻关,预制厂改造中取得了11项专利。“在卸驳码头改造过程中,我们凿除了3.3万立方米岩石。”深中通道项目经理陈伟彬表示,遇到绑扎钢筋、混凝土浇筑等需要赶潮汐施工时,建设者全员坚守在卸驳码头日夜奋战,“十天中可能只有一天可以施工,而一天中可能只有几个小时适合施工,而且这个时间可能在傍晚,也可能在深夜,或者是凌晨,我们与自然抢时间,最终顺利完成卸驳码头480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

奋战160天,沉管预制厂全面改造升级完成,其中包括生产线改造、核心装备研发等,实现了从传统工厂向信息化智慧工厂的巨大跨越,完成了移动终端信息化集成、智能浇筑检测、施工监控监测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筑就了沉管预制“梦工厂”。

上午开工浇筑试验的单个足尺模型,长18米、宽23米、高10.6米,有114个仓格,共需浇筑1422立方米混凝土。通过试验浇筑,将为后续正式管节预制的人员、设备、材料配比、施工组织等提供重要的技术能力储备。陈伟乐表示,深中通道沉管预制厂目前已达到每月生产一节沉管的能力标准,项目共32个管节中的22个将在这里预制,全部预制工作计划于2022年底完成。

据了解,2019年深中通道的建设将逐步进入关键期,也将开始面临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其中,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首节管节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开始浇筑,我国研制的世界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将于今年10月份进行联调联试,为今年年底首节沉管安放进行准备。(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岳路建)

(责编:夏凡、陈育柱)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