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我国今年将争取在重点慢性病药品价格上有明显降幅。这意味着继重大疾病如肿瘤等之后,慢性病用药市场将进入降价通道。实际上,此前无论是审批上市还是谈判降价,基本都是抗癌药“独占鳌头”。
慢性病药物降价受益人群广泛
“哪怕是肿瘤,也已经被世卫组织认为属于慢性病的一种了。社会人口正在老龄化,慢性病覆盖范围最为广泛,所以慢性病用药一旦能得到明显降价,患者受益人群将非常大,而且受益的周期也十分长。”行业观察人士表示,需要长期用药的人群往往身心、经济负担都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负担能够减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实际上,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就曾发布《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该文件表示,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按照此规划要求,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降低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
去年抗癌药“独占鳌头”
从审批上市以及谈判降价的占比来看,抗癌药去年“独占鳌头”。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批准上市的48个新药中,以抗癌药、抗病毒药和“孤儿药”为最多,其中38个属于进口药,10个属于国产新药。在业界看来,一口气通过48个新药在我国基本属于“前所未有”,未来新药获批上市速度或仍会加快,今年有望迎来上市新药“井喷”,而且范围可能扩大,不再单纯“聚焦”在抗癌药、抗病毒药、孤儿药领域。
据了解,去年国家药监局批准的48个新药中,18个是抗肿瘤药,涉及的疾病治疗领域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肝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记者发现,不仅是用于治疗肿瘤疾病本身,新上市的还包括让肿瘤患者更有生活质量的药物,比如有一款药物获批用于治疗化疗引起的呕吐,还有一款药物获批用于治疗儿童白血病和控制淋巴瘤患者的尿酸水平等。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这极大地体现了我国监管部门对待新药的观念在不断转变,不再单纯以化疗药物为重,而是会兼顾各类型产品,扩大医患在治疗用药上的选择范围,也逐步重视起患者切身感受。
此外,我国的“孤儿药”市场也正在迎来春天。“‘孤儿药’在欧美发展速度非常快,近年来成为了不少药企在国际市场上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我国的‘孤儿药’市场此前较为停滞,不少罕见病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面临无药可用或用不起药的情况。”在该观察人士看来,我国人口基数大,“孤儿药”在政策扶持下上市后并不会“无利可图”,所以药企可以在此尚待挖掘的新领域大展拳脚。(记者 涂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