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几乎每一次接受采访,王有德都会提到这句话。这是王有德的人生梦想。追梦的路上,有艰辛亦有坚持。几十年的治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有德用坚持来扛。
1985年,王有德被任命到白芨滩防沙林场工作。踏入白芨滩林场后,展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惊:名为林场,却看不到绿色,苗圃荒废,树木枯死,一片苍黄……更让人心酸的是,林场职工住着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风天进沙,雨天漏水。全场不到200名职工,年均收入不足千元,三分之二的人要求调走。
要想改变林场现状,改善职工生活,必须把人留下,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实现防风治沙的目标。在林场召开的植树造林大会上,王有德向职工们郑重地做出了“三个不走”的承诺:全场的贷款不还清,我不走!困难职工住不上新房,我不走!眼前的沙漠不变成绿洲,我不走!
然而,面对毛乌素沙漠,白芨滩林场的出路何在?“治沙必先治穷,让职工富起来再治沙,才能让沙漠绿起来。”王有德坐在黄沙梁上对自己说。
如何治穷?白芨滩防沙林场靠沙,就还得向沙荒要利润。
1986年,王有德提出首先在北沙窝流动沙丘地带开发500亩沙漠,种果树发展经济林。这一计划在林场内部引来一片质疑声,面对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人手短缺的现实,响应者寥寥无几。
“现在治沙最困难的是缺资金,如果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就啥也别想干。”王有德深有感触地说,“虽然我们一无所有,但我们有白芨滩人几十年与风沙搏斗磨砺的负重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我们完全可以用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提振信心。”
工程上马后,王有德身先士卒、带头苦干。北沙窝距离王有德家只有3公里,可王有德始终与工人在工地同吃、同住、同劳动。时间最长的一次,50多天没有回家。白天,他与职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夜晚,他就点着煤油灯研究第二天的工作。
三伏天砌渠道,沙漠热得烫脚,25公斤重的水泥板,工人背1块,王有德背2块。脊背磨烂了,汗水渗进去,太阳一晒,钻心的疼。到了冬天,王有德冒着风沙严寒带领工人修路、拉电线,手上全是皴裂的口子。
“王有德不像个场长,倒比工人更像工人,能干,没架子。”这是职工们的一致看法,这个看法激发了林场职工们负重拼搏的传统精神,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北沙窝经济林的建设,给王有德吃了定心丸。随后,林场又先后投资兴建了机砖厂、预制厂,成立了三个绿化造林公司,适时提出了林场所有工程或林业生产全部实行内部公开招标、承包,鼓励职工发展马路经济,开饭馆、修理厂、养殖厂,通过多种经营增加收入。
林场增收、职工致富,王有德干得轰轰烈烈,但他对防沙治沙从未放松过。富民举措是在夯实治沙基础,多种经营是在增强治沙实力,防沙治沙才是终极目标。在王有德的观念里,有两种工作不能推脱:一种是必须做的;一种是自己喜欢做的。“防沙治沙,既是我喜欢做的,又是我必须做的。”
如果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是一种信念,那么王有德治沙成功的诀窍就是“科学精神”。“过去很多人栽树,只管栽不管活,做了大量无用功。哪些树种适合在沙漠栽种,哪些不适合,怎样缩短栽种时间,又能提高造林质量,都需要科学研究。”王有德说。
2001年,王有德抽调科研人员组成科研攻关小组,进行防风固沙优良树种——沙冬青育苗栽培试验。经过不断摸索,科研人员通过将幼苗连同营养袋一并移栽的方式,在国内首次培植沙冬青成功,实现了人工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的创举。
在治沙模式上,也由过去单一植苗、成活靠天的被动造林模式,改变为现在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三季造林的综合治沙模式。草方格沙障治沙、雨季穴播造林、雨季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营养袋造林、秋冬延迟造林等多项技术措施被广泛应用到治沙造林中。
如今,已退休多年的王有德依然秉承着当初的信念,在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东侧的马鞍山荒滩上承包了1万亩沙地继续治沙造林。“巩固生态绿化成果的任务仍然艰巨,让沙漠绿起来,让周边群众富起来,不仅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更是我晚年的最大愿望。”王有德已有了新规划:在已建成的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园的基础上,继续在马鞍山上建设一个集康养、休闲、采摘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供社会共享的平台。(记者 李 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