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会成立的本意是团结同学、促进学校发展、沟通各方,是一个学生民主自治组织。但日前香港研究协会的民调发现,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满意学生会的表现,而不满意率则高达四成。
如此悬殊的比例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大学学生会已经无法代表学生,更遑论能为学生谋取何种福祉;第二,大学学生会已经沦为政党利用和操控的棋子。种种事实说明,香港某些大学的学生会已经变质,既不服务学生,也不沟通各界,而是成为打压异己、践踏民主、捞取政治利益的一个“政治怪胎”。
过分政治化招同学不满
香港大学学生会选举,出现令人惊叹的一幕。一个学生会内阁的候选人,由于坚持尊重法治、尊重“一国两制”的立场,早前竟然遭到反对派政客的公然侮辱;反对派媒体,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攻击、抹黑该名候选人。出现这种情形,令人产生一种错觉:选的不是学生会,而是反对派的“近卫军”。
为何会出现如此恶化的现象?正如那句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各间大学的学生会“沦陷”多有时矣。如果说公众对学生会变质只是某种模糊的印象,那么香港研究协会的调查则是以量化的方式,彻底揭开了学生会的真面目。
调查发现,学生会的认受性严重不足,四成受访者对学生会表现表示“完全不满意”及“不太满意”,表示“满意”的仅占比8%。对学生会持“负面”印象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满足学生需要”(37%),其次是“学生会过分政治化”(33%),再次是“未能代表学生意见”(14%)及“不能维护学生权益”(13%)。
至于问及每学期参加所属大学学生会举办活动次数时,有61%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参加过一、两次的占比为32%。数据反映出大学学生会举办的活动欠缺吸引力。
调查结果的数据,真可谓触目惊心,它说明了两个铁一般的事实:
第一,大学学生会已经无法代表学生。尽管学生会选举打着“全民投票”的旗号,但回顾过去这么多年来本港九间大学的学生会选举,投票率都徘徊在一成左右,只有极少数能超过两成,这与美欧有名大学的投票率动辄逾五成的情况相比,已是差天共地。只有一成多的投票率,能否真正代表学生?一个国家如果选举领导人,只有一成投票率,能否被认同与接受?答案不问自明。
实际上,低投票率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学生会长期以来表现拙劣所形成的“恶劣循环”。从另一角度来讲,如果学生会真的受到广大学生的认同与支持,又岂会只有一成投票率?恰恰是因为学生会充斥着功利、算计、势利、虚伪、奸滑,才被同学唾弃,这种学生会定必人人避之则吉。
学生会沦为暴力“作恶者”
第二,学生会已经沦为政党操控的棋子。调查结果清晰显示,学生对学生会最大不满之处,在于“过分政治化”、“未能代表学生意见”。的确,过去数年,反对派及外国政治势力的魔爪长躯直入延伸到大学校园,大学学生会不仅没有维护校园应有的宁静与良好发展,反而成为政治势力的“乱港马前卒”。
广大学生看到,为期79天的非法“占中”,坐在台前的是学生会头目;暴力血腥的“旺暴”,冲在最前线的也是学生会头头;冲击立法会、拒绝法庭命令、辱骂内地同胞、收取利益、叫嚣“港独”的,也是学生会头目。乃至于每一场重大选举、反对派每次发起的示威游行,大学学生会也成为中流砥柱。与其说这是大学学生会,毋宁说这是反对派的“近卫军”,它们扮演的角色绝非服务学生、推动大学发展、沟通各界,而是践踏法治、挑拨社会分化、制造暴力事件的“作恶者”形象。
事实已一再说明,香港一些大学的学生会已经变质,绝非学生的代表,而是“政治利益”的代表;对外是“政治打手”,对内又是“打压异己”,更是夹杂着各种功利与算计、虚伪与野心。外国势力及反对派会美其名曰学生会“承担社会责任”、“推动香港民主”,但实质上,它们已经悖离了学生会应有的宗旨。若再不回到应有的正确角色与立场,学生会也再无存在必要矣!
作者:子言
来源: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