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又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19-02-08 人民网26140
核心提示:原标题: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又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日前,地处张掖市甘州区境内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大山自然保护站工作人员
原标题: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又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日前,地处张掖市甘州区境内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大山自然保护站工作人员在例行保护区视频监控巡查过程中,在马圈沟管护区内发现两只白尾海雕,并由视频监控拍摄下影像资料。影像显示,这两只白尾海雕体形健壮,状态良好。这是东大山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首次拍摄到白尾海雕的影像。

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白尾海雕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地。

白尾海雕主要以鱼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发现鱼后利用爪伸入水中抓捕。此外,也捕食鸟类和中小型哺乳动物,如各种野鸭、大雁、天鹅、雉鸡、鼠类、野兔、狍子等,也吃腐肉和动物尸体。在冬季食物缺乏时,偶尔也攻击家禽和家畜,如猫、狗、羊等。本次发现的白尾海雕多是在冬季迁徙途中驻足休息的旅鸟。

近年来,随着祁连山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野生动物栖息地人为扰动减少,各类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从而吸引了白尾海雕等国家珍稀动物在此驻足。

(责编:焦隆、周婉婷)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
Processed in 1.228 second(s), 7 queries, Memory 1.8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