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年轻人的“节后焦虑” 婚否?婚否!

   2019-02-11 网易1270
核心提示:转眼,春节假期进入尾声,不少人踏上了离家的路。而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离开家乡终于让处于焦虑的他们“松了口气”。有没有对象

转眼,春节假期进入尾声,不少人踏上了离家的路。而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离开家乡终于让处于焦虑的他们“松了口气”。有没有对象?何时结婚?这些直击心灵的拷问使春节变得“度日如年”。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一对新人领取结婚证后合影。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春节,是大量年轻人返乡的团圆之际,无疑也成为了娶亲说媒的最佳时机。

“春节期间相亲宛若一周7天乐,每天都会被安排。”李程名对此深有体会,30岁的他从事媒体行业,相亲已是“家常便饭”。他表示,出于对父母的尊重会同意相亲,但目前仍不想结婚。“生活到处充满新鲜感,自由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不希望被束缚。”

无独有偶,1994年出生的杨洋也面临同样处境。刚毕业一年的她在上海从事翻译,工作的压力、父母的催婚使她焦头烂额。“上学的时候爸妈不让我谈恋爱,认为会耽误学习,一毕业却让我马上结婚,感情也需要靠缘分,怎么可能说结就结。”在杨洋看来,自己还很年轻,结婚没必要操之过急。

杨洋的观点遭到了父亲杨平的反对,“女大当嫁,25岁已到适婚年龄,错过黄金时间会耽误终生幸福。目前的头等大事就是安排女儿相亲。”

今年50岁的李巧桂对儿子的婚事也忧心忡忡,坦言每每想到儿子还没女朋友,就睡不着觉。“年轻人不能要求太高,工作归工作,个人的事情还是要放在心上。”

长辈们开启“花式催婚”,年轻人则拿出“反催婚”对策。租赁男女朋友回家过年、“缓兵之计”编造对象,更有甚者为躲避催婚拒绝回家。

山东曲阜人王新今年35岁,供职于杭州某互联网公司,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对春节的态度从“盼归”变成了“恐归”。与去年一样,春节前期王新便早早订好了飞往斐济的机票,追寻“诗和远方”。“从30岁开始,回家过春节就如过‘劫’。走亲访友聊的话题都会涉及我的恋爱问题。我身边有许多朋友30多岁仍是单身,婚姻不是将就,余生还长,何必慌张。”

如上述所言,中国人才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年职场人婚恋观调研报告》亦显示,在参与调研的职场人中,68.33%处于单身状态。

有婚恋专家指出,“80后”“90后”更看重的是个人感情和自由,所谓“强扭的瓜不甜”。长辈应该尊重子女的选择,催之过急反而适得其反;作为子女,也应当体谅长辈的心情,只有换位思考,才能相互理解,找到化解矛盾的钥匙。

面对催婚,或笑而不语,或转移话题,或极端逃避,在不同的择偶观、婚姻观的碰撞下,化解这场长辈与年轻人间的“拉锯战”仍需要时间。

狄玮鈺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狄玮鈺_NQ2500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