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德媒 欧洲应更换视角看待中国

   2019-02-27 星岛环球网4040
核心提示:德国之声2月26日文章,原题:欧盟是时候改变全球思维了,全文如下:第55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已经落下帷幕,但那里发出的声音仍在持

德国之声2月26日文章,原题:欧盟是时候改变全球思维了,全文如下:

第55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已经落下帷幕,但那里发出的声音仍在持续回响。有一点显而易见:人们谈论的风险很多,机遇太少;对旧有传统的担忧超过对新生事物的好奇。

在这个新的世界秩序中,损失最大的国家显然是美国。美国副总统在会上发表演讲说,“今天,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美国再度在世界舞台上领导。”他说得越多,就越显得他说得不对。彭斯呼吁华盛顿盟友给予更多支持,特别是在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和对中国科技的立场上。他说:“如果我们的盟友变得依赖东方,那么我们不能确保西方的防卫。”但是,欧洲很多国家甚至连英国都不认同这种观点。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演讲时对创新表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度。她虽然承认欧洲百姓的思维结构还徘徊在二战的阴影里,但她也不愿打破这个结构,而希望小心翼翼对其进行“相互连接式思维”的改革。她确信,即便欧盟尚未制订统一的发展政策计划,中国和欧盟仍能彼此学习。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全球大国,丢弃旧的世界秩序应该是最容易的。但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发表了与默克尔类似的看法。他认为,现在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多边主义。杨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中国支持多边主义,主张在国际事务中以“协调、合作以及稳定”为目标,同美国的关系也是如此。

中国没有像发展经济力量那样壮大军事力量,欧盟应该注意到这一事实。如今在某些领域,与中国谈比与美国谈更有意义。为何不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呢?这不等于怠慢美国。默克尔都承认,没有中国的世界秩序是行不通的。她说:“不论我们怎么勤劳、出色和了不起——但我们人口只有8000万,如果中国决定不想与德国保持良好关系,那么我们就过不下去。整个世界都是如此。”

中国和美国都必须置于强大的全球性机构的框架内。欧盟现在甚至没有统一的中国战略,不如就从当下做起吧。如果我们尊重中国的利益,中国也会尊重欧洲的利益。只有我们成功地更换视角,才能制定出成功的战略并付诸行动。

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单方面地左右国际政策,这反而意外导致旧秩序的瓦解。这真是历史的讽刺。更乐观地讲,特朗普的自私像肥料一样,催生出一个多极的世界秩序,这迫使欧洲不得不表明立场。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