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妮
不少中国家长不放心给孩子吃国产中药,而是吃外国药。在健民集团总裁何勤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国产中药尤其是儿童中药整体上缺少大样本的药理药效分析数据及临床评价。“国际上很多药品上市二三十年后还会做大规模市场监督和临床研究,这些科研数据是最有利的证据,能让患者相信。这也是中药创新首先应该做的。”何勤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健民集团的小儿用药龙牡壮骨颗粒上市以来做了1600多例临床研究,未来还会扩大研究。此外,如何让儿童药的口感更好,使用更方便,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便利地用药,更愿意接受,也是公司未来努力的方向。不仅应加强“以数据服人”,何勤认为,中医药行业在很多领域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行业内对药材、药品的质量控制比较粗放。日本普遍采用DNA检测的方式来鉴定药材品质,对药材种植的要求也非常高。“我们建议,国家应提倡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按照这一标准种植的药材,应在价格和市场地位上给予更多保障,这样厂家会更愿意主动执行标准。”目前,国内的中药审批也比较难。“但越难,通过审批的药品市场价值和认可度就越高。每个有志于中药创新的企业都应投入更多资金做产品研发”,何勤表示,未来中药企业可考虑将中药与西药、生物药相结合的方向,或许会研发出更有效的创新药品。除继续在国内市场发力,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推广路径也值得进一步探索。何勤对一个案例印象深刻。2017年美国严重流感疫潮期间,川贝枇杷膏因使病患成功止咳,被美国主流媒体报道,并在社交网站迅速传播,“圈粉”无数,其中不乏大学教授、好莱坞明星等。何勤表示,近年来,有多种中药在欧美进行临床测试并审批上市。上市后,国外消费者如果发现有效,会使中药在西方的认可度显著增强,中医药文化也会逐渐被更多人接受。“不过,总的来说,中医药的国际化目前主要停留在原料国际化,制剂国际化水平并不高”。何勤认为,一个医药大国的国际化进程通常会经历原料出口、制剂出口、在国外建厂、在国外销售等几个阶段,中医药的国际化之路还很漫长,发展空间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