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轻人住进养老院省房租 遭轻视感叹老人比孩子难管
2018年底,腾讯新闻联合中国摄影报、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推出了“萤火计划”,为专注于公益报道的摄影师群体提供传播平台。作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萤火演讲”应运而生,每一期将邀请一位纪实摄影师,为你讲述报道背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第14期“萤火演讲”由自由摄影师林宏贤讲述。
林宏贤一直在关注小人物的故事。在婴儿安全岛,有母亲告诉他,如果可以让患病的儿子进去安全岛,她宁愿被抓;在突发事件现场,围观者们对讨薪的农民工喊:“赶紧跳”;在养老院中,年轻人教老人学书法、说英语,两者和谐共处;在内衣小镇,他拍摄下内衣从原材料到成型,再从工厂到批发城到电商卖家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的一系列过程。这篇是关于“养老院的年轻人”背后的故事。
2017年,杭州阳光家园养老院做了个尝试,让年轻人体验养老院生活,每月只需交纳300元管理费。与此同时,这些年轻人每月需提供20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教老人书法、英语、绘画。而在该地段,一室一厅的出租房月租1500元左右。
阳光家园位于杭州滨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临冠山,南接越王城山,由北向南,侧面是回马河。
俯瞰阳光家园,呈带状分布,10栋院楼从南往北依次排开。
1-4号楼为健康自理区,5-6号楼是活动室,7-9号楼为失智失能介护区,10号楼为康复医院。越往北走,越接近衰老。没有一个老人希望有一天自己从1号楼被送往10号楼。
每天早上,老人们都会做操。
在活动室里,老人在看股票,但他们从不炒股。
合唱团里,老人们在排练。
老人们在跳交谊舞。
大海是林宏贤拍摄的第一个入住养老院的年轻人。
这个29岁的年轻人保持着跟老人们一致的作息,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7点前起来。除自己的书画专业外,对大众娱乐不感兴趣。在自己的房间里,他经常一个人用iPad听电台。
大海原来在书法工作室教小朋友书法,他认为老人比小孩子容易管,所以报名了养老院项目。来了之后,他才发现养老院里卧虎藏龙,有很多书法大家,一些老人甚至不愿意接受他,觉得他太年轻,能力不行。
他在教一个奶奶写书法,每周会给老人上一个半小时的书法课。
这个志愿者女孩年龄最小,1996年出生。
老奶奶把每次练习的底稿保存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就摆在桌子上对比,这样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
她报了很多学习班,她说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想多学点东西,哪怕学不好,也要更充实一点。
志愿者单婷婷在给老人们上英语课,教材是她借来的小学三年级课本。
教学内容主要是非常基础的口语,比如见面打招呼说“Hello”或者是“Nice to meet you”。
这个老人叫文美,因老公患了癌症来养老院做护理,她陪着老公一起。文美很擅长跟别人沟通,医院给她专门设立了一个办公室叫做谈心室。其他老人之间发生冲突矛盾时,可以找她做调解。
文美每天上班必须戴着徽章。
她有个小本子,记载了特别琐碎的事情。
比如两个老人住在一屋,其中一人每晚8点多就睡,但另外一个因为看电视得到12点睡觉。或者有老人睡着时会突然唱红歌,或者大声喊着家人的名字。这些问题都会汇总到文美这里,她会一一上门调解。
在养老院饭堂门口,右边的老人已经在中午连续去了三趟饭堂,因为他总是忘了自己吃过饭。
林宏贤又在9号楼失智失能的房间走廊里遇到这个老人家。他坐在沙发上很安静,没人跟他讲话,他也不找人讲话。
林宏贤上前和老人交谈。他了解到,这是老人第二次住进养老院。老人前前后后在阳光家园住了近一年,他年轻时在浙江省某工业设计院工作,四十多岁才结婚,恰好赶上计划生育,只有一个女儿。女儿有家庭,既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只能把他送到养老院来。但老人并不喜欢,第一次时自己跑回去了。
现在,每隔三个月,女儿会来看望他一次。上次女儿来时,老人说他想回去,但女儿只说,再过一段时间看看。老人心里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有可能他再也没法回去了。
这是阳光家园的夜晚,也是专题的最后一张照片。
林宏贤
自媒体“像素笔记”创办人,拾城摄影师,前新浪网《看见》栏目主编、南都摄影记者。曾获第五届台海新闻摄影大赛金奖,作品入选2015年第十二届《影像中国》全国摄影艺术大展、2016年中国青年城市纪实影展,2018年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入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