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报道:中国“夜经济”新打开方式 文化消费成为新增长点

   2019-08-06 腾讯网10310
核心提示:看夜经济丰富人民生活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王雨萧、刘阳、季小波)从深夜大排档到夜宵送上门,从“日落而息”到24小时不打烊

看夜经济丰富人民生活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王雨萧、刘阳、季小波)从深夜大排档到夜宵送上门,从“日落而息”到24小时不打烊……随着技术不断更新,消费加速升级,中国“夜经济”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我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升级,催生一系列夜间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创造着多元个性的消费需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

文化消费成新增长点。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规模超500亿元;今年“五一”期间,北京王府井、三里屯等区域夜间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5%以上。“过去夜间文化消费可能就是看看电影,如今人们有了更高的文化体验需求,比如博物馆、旅游景点在夜间开放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人际交往成新需求。在深圳一家外企工作的赵莹告诉记者,白天工作节奏快,基本没时间社交,晚上下班后喜欢约上朋友去咖啡馆、小酒吧聊聊天。“人际交往成为夜间消费新需求,聚会、轰趴等形式的夜间服务,受到上班族的青睐。”许光建说。

多业态融合成新趋势。王蕴表示,过去的“夜市”业态较单一,现在的“夜经济”是多业态融合的复合型经济。线上不打烊,线下体验型活动配合线上是“夜经济”的一大新特点。此外,“购物+休闲娱乐”“购物+体育”等不同业态的混搭是“夜经济”的新趋势。

互联网孕育看不见的“夜经济”。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科技催生一批新兴职业,给当代“夜经济”注入完全不同的内涵。“90后”朱宇是某网络平台脱口秀主播,拥有30万粉丝,他告诉记者,夜里零点左右是节目收听高峰期,准备在这一时段推出付费节目。

多个城市相继出台“夜经济”相关政策,北京出台13条具体措施繁荣夜间经济;上海设立“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天津提出打造“夜津城”……“灯光下的潜力”可见一斑。(完)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