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央行最新定调
央行16日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也就是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但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长短期、内外部等因素变化带来较多风险挑战,内生增长动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防止通胀预期发散
与前几期相比,此次报告对于物价的着墨明显增多。
关于CPI,央行指出,CPI同比涨幅走高,结构性特征明显,要警惕通货膨胀预期发散。2019年以来单月CPI同比涨幅有所走高主要受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较快上涨所拉动,关系到居民“菜篮子”消费成本,必须引起重视并妥善应对。
央行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大体平衡,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的基础。预计进入2020年下半年后,CPI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冲击将逐步消退。
谈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趋势时,央行强调,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注重预期引导,防止通胀预期发散;货币政策保持定力,主动维护好我国在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行常态货币政策国家的地位。
把握好调控的度
用好结构性政策
央行提出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增强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精准把握好调控的度。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11月5日MLF利率下降,央行称,MLF利率下降促进市场风险偏好上升,提振了信心。央行同时还指出,第三季度以来,在美联储等多国央行降息的背景下,央行以我为主,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继续稳定在2.55%的水平,稳定市场预期。
央行强调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运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的作用。
二是继续发挥各部门政策合力,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政策框架,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专注小微等实体经济金融服务。
三是加大债券市场和票据融资的支持力度,运用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促进民营、小微信贷量增价降。
抓紧研究出台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
央行指出,通过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以市场化改革的方式促进降低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初步显现,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较2018年高点下降0.36个百分点。
央行提出,下一阶段,将继续做好LPR报价和运用工作,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合理定价,进一步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并抓紧研究出台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同时,维护好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
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体制机制问题
央行提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继续推动全面落实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完善治理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放宽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市场准入。
离岸央票发行常态化
201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了7元,市场预期保持平稳。9月以来,美联储两次降息,美元指数走低,加之市场对中美经贸谈判预期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人民币对美元和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小幅升值。11月5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先后升破7元。
央行指出,下一阶段,要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指出,2018年末以来,外部冲击不确定性加大、影响长期化,央行票据在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