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马鞍山频道:长江大保护的“马鞍山实践”

   2020-01-15 人民网1560
核心提示:原标题:长江大保护的“马鞍山实践”人民网合肥1月15日电(周坤)万里长江,蜿蜒11省市,留给了马鞍山美丽又充满活力的79公里“

原标题:长江大保护的“马鞍山实践”

人民网合肥1月15日电(周坤)万里长江,蜿蜒11省市,留给了马鞍山美丽又充满活力的79公里“黄金岸线”。1月15日,在安徽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上,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和市委副书记、市长袁方介绍了马鞍山在长江大保护中的努力和实践。近年来,从“钢铁之都”到“生态福地”,马鞍山正在进行一场华丽蜕变。

发布会现场。周坤摄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马鞍山的发展经历了“先有矿后有市、先生产后生活”的过程,沿江产业布局密集、产业结构偏重、污染排放较大。“一钢独大”“一马拉城”的局面,让马鞍山一度“滨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

“没有生态优先,就没有一马当先,如何处理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在张岳峰看来,一两年内解决掉积累了几十年的问题,虽然看似不可能,但是只要下定决心,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这个事情就能干成!”

马鞍山长江大桥。马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于是,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下,一方面,马鞍山提出了“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目标定位,在工作推进上以环保整改倒逼产业转型。据统计,近两年,马鞍山拆除了153家非法码头、22家船舶修造企业,整治了684家散乱污企业,约谈问题企业1001家,清理了62处固废堆放点,既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又为优质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

另一方面,马鞍山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按照自然肌理实施生态修复,不搞大拆大建、过度整改。打造原生态的滨江湿地公园、加快构建长江生态廊道、完成造林绿化1.3万亩,退渔还湿1662亩,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我们发现长江马鞍山段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江水的颜色恢复了本来面目,江面上的水鸟更多了,不少市民还拍到了江豚成群嬉戏的画面。”袁方告诉记者。在生态价值转换上,马鞍山积极整合沿线采石矶景区、薛家洼、陈家圩、太白鲜花岛等文旅资源,引进大而强的文旅集团,进行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运营,加快滨江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袁方表示,这些生动的实践,充分体现了马鞍山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实际行动保护好长江,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绿色含量”。

马鞍山打造城市花园。马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今年,马鞍山将进一步加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持续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马鞍山样板。“特别是全力抓好向山地区综合治理,力争通过3年努力,将其打造为全国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长江支流源头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把‘生态伤疤’变成‘城市花园’。”袁方说。

(责编:徐文兵、关飞)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