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母亲走了,她还在防疫抗疫一线坚守

   2020-01-31 中新网3950
核心提示:图为在新型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工作中的陈玉兰。 供图中新网廊坊1月31日电 题:母亲走了,她还在防疫抗疫一线坚守中新网记者
母亲走了,她还在防疫抗疫一线坚守
    图为在新型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工作中的陈玉兰。 供图

中新网廊坊1月31日电 题:母亲走了,她还在防疫抗疫一线坚守

中新网记者 宋敏涛

30日8时30分,刚要进入工作区,陈玉兰的手机响了,她的心猛地一沉。就在一个多小时前,姐姐来电话:87岁的母亲病重,已滴水不进。

果然,电话是丈夫打过来的:“你要挺住!咱妈刚走了……”

这一刻,陈玉兰泪如雨下。就在前一天晚上,她还通过微信视频,见到母亲在吃饭、喝饮料,谁能想到,一夜之间老人就……

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七,河北省廊坊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病区,陈玉兰已在这里工作7天。53岁的陈玉兰是廊坊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廊坊市要求其它大型医院抽调业务骨干支援此次新型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廊坊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廊坊市三院”)。

“眼看疫情越来越严重,春节前夕,我和同事们就做好了随时上前线的准备!”陈玉兰说,大年初一晚上,她和其他几名同事就主动请缨来到廊坊市三院,共同加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我经历过抗击非典,比年轻的同志有经验。我不来,谁来?”说起话来柔声细语的陈玉兰,在“大战”面前毫不退缩。廊坊市三院目前住着9名已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进驻市三院就意味着要被隔离,到这里工作的医生、护士要吃住在医院,出去之前要隔离14天。

穿上隔离服,戴上两层口罩,还有护目镜、帽子——每次进入工作区域,陈玉兰都要“全副武装”。她的任务是临床标本检验,平常上白班,夜里有情况随时处理,24小时待命。

“患者的各种标本,包括尿、便、血液,都要送到我们这里来检验。目前工作量不大,但比日常工作风险大,比如,对血液进行离心处理时,产生的气溶胶对工作人员有病毒暴露的风险。”陈玉兰说。

“见妈妈最后一面是在腊月二十九,那天我帮她擦洗完以后,按照农村的习俗,特意把自己缝的一个寓意祝福的红葫芦戴在她身上。”陈玉兰说,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多年,生活不能自理,从去年开始瘫痪在床。

“可没想到,这一面竟然成了永别!”说着,陈玉兰的眼泪夺眶而出。由于戴着口罩,我们看不清她的面容。但透过那双红肿的眼睛,能想象她内心的悲痛。

就在30日中午,陈玉兰母亲的遗体已被送去火化。“非常时期,一切从简,什么仪式都没有。好在,我听说妈妈走的时候没有任何痛苦。”陈玉兰说。

母亲的住所与陈玉兰的工作地点相隔不过十几公里。当天,她的单位同事、领导都去家里慰问,而最应该到场的陈玉兰却因背负着特殊任务,不能去送母亲最后一程。

廊坊市政府副市长张春燕听闻陈玉兰家里这一消息后,在防疫工作群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以此献给奋战一线的医护勇士和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奉献的所有人!”(完)

【编辑:李雨昕】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