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一位抗战老兵的葬礼

   2020-02-17 中新网2200
核心提示:原标题:一位抗战老兵的葬礼中新社石家庄2月17日电 题:一位抗战老兵的葬礼作者 张帆又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原标题:一位抗战老兵的葬礼

中新社石家庄2月17日电 题:一位抗战老兵的葬礼

作者 张帆

又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兵走了,享年91岁。

老兵名叫刘贵如,1929年生,山西省原平市人,15岁参军,从基层战士做起,随部队转战南北,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干休所所长。

2月14日,河北省会石家庄天气十分寒冷,下起了雨夹雪。下午四点半,正在该市抗击疫情基层一线忙碌的老兵孙女刘妍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家人打来的。还未接起电话,刘妍的泪水已经盈眶,医院此前已下过两次病危通知,爷爷的离开,她早有预感。

老兵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症,住院治疗多年,根据医院防控疫情需要,只允许一位家属从旁照料。今年春节,除了老兵的儿子、女儿,孙辈们都没能见到老人。

老兵走时,两位外孙也都正在各自单位按照疫情防控需要紧张工作。大外孙杨滨从小和老兵一起生活,爷孙感情很深,得知姥爷永远地离开了,杨滨泪流满面,他心里无比遗憾,没能看姥爷最后一眼。“医院的防疫规定,我们得遵守。”杨滨说。

当夜,老兵家中摆放了老兵年轻时的黑白照片,未设灵堂,一切从简。除直系亲属外,家属并未通知其余亲朋好友。老兵的孙辈们因为基层一线防疫任务重,均未能守灵。老兵生前所在部队领导对家属进行了慰问。

2月16日一早,老兵的遗体火化。根据石家庄市殡仪馆的规定,疫情防控期间,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火化时,只有老兵的3个子女参加。“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但现在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作为军人家属需要服从大局,相信父亲能够理解。”老兵的儿子刘旭峰说。

火化完成后,老兵的骨灰被直接送往陵园。抵达时,墓已提前挖开,放入骨灰盒,家属每人三锨土,三鞠躬。安葬过程只有半小时,仅直系亲属10人送行。

封土时,家属泣不成声,在苍松翠柏中,老兵结束了戎马一生。老人弥留之际已经昏迷,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留给家属们的是挂满军装的各种荣誉勋章和无尽的追忆。(完)

【编辑:王诗尧】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w12345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