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家长群“班主任”频发付款码 疫期线上诈骗有新招

   2020-02-27 中新网1560
核心提示:原标题:家长群“班主任”频发付款码 疫期线上诈骗有新招 27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通报近期多起利用线上教学诈骗家长学费的案件。

原标题:家长群“班主任”频发付款码 疫期线上诈骗有新招

   27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通报近期多起利用线上教学诈骗家长学费的案件。 刘华 摄

中新网南京2月27日电 (记者 申冉)家长群里“班主任”频发二维码要求交学费,谁知竟然是个“李鬼”。27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向社会通报了该省近期发生的十起线上诈骗案。该类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疫情期间各地线上教学机会,频繁诈骗家长,扰乱学校秩序,引发学生家长的不安。

2020年2月13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使用QQ进入南京某小学英语复习群,并将自己的QQ昵称、头像更换成与任课教师相同的样式。

随后李某某在群内冒充任课教师发布“受疫情影响,需要参加网络辅导课并缴纳辅导费”的虚假消息,要求每位家长扫描微信二维码付款1300元。

家长群中有两名被害人信以为真,分别向嫌疑人转账1300元,共计2600元。

经当地公安机关侦查,该嫌疑人账户有大量的资金流入,且账户所进资金中关联30余名被害人,共计15000余元。也收到了青岛、余姚和苏州等地受害人在案发地的报案。

2月13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15日犯罪嫌疑人于广西被抓获归案并刑事拘留,次日移交南京公安机关。目前,检察院已作出批捕决定。

据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吴炘检察官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培训机构纷纷组织线上教学,造成了犯罪分子进行诈骗的机会。

“该类案件有规模化撒网式进群、潜伏诈骗易得手、单笔诈骗数额小但受害人众、诈骗范围广隐蔽性强等几个特点。”吴炘检察官解释,由于几乎不存在诈骗成本、无技术含量可反复执行;再加上单次骗取金额较小,部分受害人甚至没有报案意识,“导致这类案件虽受害者众,但报案的少,警方取证困难,作案查处难度大。

不过,吴炘检察官也强调,这类案件都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疫情特殊时期的新动向,是一种发国难财的犯罪行为,“不仅直接造成学生和家长的财产损失,更是加重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和家长的焦虑不安情绪,并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网络教学秩序和社会秩序。检方对这类犯罪行为将依法重拳打击。也希望家长不要在家长群中发布的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上付款,一旦发现涉及诈骗的收费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完)

【编辑:刘羡】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w12345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