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最高检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体现加重处罚导向

   2020-02-28 中新网930
核心提示:原标题:最高检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体现加重处罚导向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28日发布6件检察机关

原标题:最高检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体现加重处罚导向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28日发布6件检察机关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一半案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注重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相衔接,在依法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一并追究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责任,提出赔偿损失、以替代性方式修复。”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答记者问时说,既有刑事证据为公益诉讼中查明相关事实、确定赔偿金额等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同时增加了违法犯罪的成本,并有效转化为生态修复资金。

比如,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检察院诉袁某某等21人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制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21名被告缴纳的88万元人民币资源补偿费已纳入区财政非税专户管理,将用于生态环境修复。

张雪樵说:“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也体现了加重处罚的司法导向。”

如何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时确定赔偿数额和修复方式?张雪樵解释,为充分合理确定赔偿数额,检察机关通过咨询专家意见、委托鉴定、委托评估、聘请专家辅助人出庭等方式,尽最大努力对违法行为造成的生态损害进行举证,还探索提出替代性修复等诉讼请求。

比如,湖南省湘阴县人民检察院诉胡某某等人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检方聘请全国知名野生动物专家作为专家辅助人出庭,就猎杀小天鹅对环境破坏程度、生态的损害及修复方式、费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发表意见。判决生效后,胡某某等人委托湘阴县林业局代为履行,在横岭湖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设立人工促进修复区,种植旱柳、水草等,改善小天鹅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完)

【编辑:黄钰涵】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w12345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