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群众利益 推进依法治理(法治头条·法治保障脱贫攻坚③)
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
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为贫困群众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坚决惩治蝇贪蚁贪,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公共法律服务深入乡镇一线,打通贫困地区寻求法律帮助的最后一公里……各地不断提升贫困地区依法治理水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编 者
欺行霸市 严惩不贷
本报记者 张 璁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尤其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的“村霸”“市霸”,人民群众更是对其深恶痛绝。
前不久,湖南永州蓝山县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据警方介绍,这个以程某为首的恶势力团伙长期对该县土市镇泉塘村的本地砖厂欺压控制,使用殴打、恐吓、威胁等手段压低砖厂砖价,垄断砖厂对外销售的生意,以此获得非法利益。
原来,程某等人一直做着当地砖厂的售砖生意。2018年5月,砖厂打算根据市场行情将砖价调高2元。程某等人为阻止提价,组织10多名司机将车辆堵住砖厂进出通道,以此施压。砖厂被迫同意延后提价。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几天后,砖厂设置了4个特价车位,愿意加价2元者即可优先购砖。程某等人非常不满,又组织了一帮人到砖厂闹事,以损害了泉塘村司机利益为由,要求砖厂取消特价车位、不准提价、不准外地车拉砖。在冲突中砖厂部分物品被砸坏,砖厂只得再次妥协。
“程某一伙不仅对企业强买强卖,而且对外地司机也经常使用暴力威胁。”办案民警介绍,有一次,外地货车司机张某来砖厂拉砖,不料程某等人以张某抢生意为由,用红砖将张某左手臂打伤,经法医鉴定,张某左手臂的伤情为轻微伤;邻村货车司机杨某多次受到程某等人的暴力威胁,要求他不得来砖厂拉砖,其停放在砖厂内的货车也经常被人无故扎破轮胎;给砖厂送煤矸石原料的外地司机曾某等人也曾被殴打、威胁,甚至被敲诈勒索1.8万余元。
警方查明,砖厂长期受程某团伙打压价格、垄断销售,被迫丧失了自主经营权,程某等人已经形成一个黑恶势力犯罪团伙。2019年4月,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将这个恶势力犯罪团伙连根挖起,一共刑拘11人,破获刑事案件9起。2019年11月27日,蓝山县人民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强迫交易罪、敲诈勒索罪、盗窃罪等,分别对团伙成员给予刑事处罚。这起案件宣判后,当地群众拍手称快。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开展以来,一大批黑恶分子、“村霸”及背后“保护伞”被依法严惩,社会治安秩序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截至4月底,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120个,涉恶犯罪集团9888个,刑拘犯罪嫌疑人388442人,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67190人,促进了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的改善。
蝇贪蚁贪 坚决查处
本报记者 杨文明
前不久,云南省大理市凤仪镇三哨村石老仁村民小组组长冉某亮因为贪污贫困户的低保金,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追缴的低保金已如数返还。
“这是典型的蝇贪、蚁贪。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冉某亮认可和默许妻子分38笔,‘蚂蚁搬家式’支取了低保户谢某权存折上的低保金,一共18100元。金额虽不多,但直接影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负责办理该案的大理市检察院检察官马仲双表示,村民小组长是最基层的可以行使公权力的人员,贪污行为严重影响脱贫攻坚,必须坚决查处。
石老仁村民小组是山区贫困村,贫困人口比例较大,村民思想闭塞、生活困难,各项事务多由村组干部代办。村民谢某权符合国家低保政策的条件,被确定为享受低保金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因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村里单独为其指定了监护人。冉某亮之所以将贪污低保金的对象选定为谢某权,就是因为他无法独自支取低保金,对是否领取低保金也说不清楚。在冉某亮侵吞低保金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多次核查,均被其以各种借口搪塞和隐瞒而未被发现,冉某亮更加胆大妄为。
“村干部贪污所涉及的民生资金额度不算大,但直接关系到每家每户,尤其是贫困户。尽管目前制度规定较为严格,但因为不少贫困群众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对政策不太知悉,还是给贪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马仲双说。
法律规定贪污扶贫资金一万元以上,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但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贪污一些特定款项一万元就达到了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但并不意味着贪污一万元以下扶贫资金就不会受到查处。这两年,大理市纪委监委加强对村组一级的巡察,不少蝇贪、蚁贪虽然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但是一样受到纪委监委查处。纪法衔接持续深入,增强了打击蝇贪、蚁贪的力度。
除了加大打击犯罪的力度,同样要做好贫困地区的预防腐败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提高乡村干部的法治意识,让他们不敢腐;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政策宣传,让他们知道自己到底享有哪些权利,知道自己该拿多少补助。只有加强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监督,使村干部不能腐,多管齐下才能减少蝇贪、蚁贪。”马仲双说。
矛盾纠纷 依法化解
本报记者 魏哲哲
老向和老杜是湖北省恩施市屯堡乡鸦丘坪村的村民,两家老宅子连在一起,在一个屋檐下住了几十年,邻里关系十分融洽。可几年前,随着双方各自翻新老宅子,却因此生了嫌隙。
原来,老杜家选择在老屋地基坎下的空地上新建住宅,后来又将原来居住的老屋用作圈养耕牛的牛圈。“老杜家的新房占了老向家的一部分空地,当初双方关系好,老向也就没有反对。但老杜将老屋改成牛圈,老向家的生活受到了干扰,这才产生了不满。”参与矛盾调解的律师田凤说。
双方为此多次发生口角,最严重的一次还动了手,老向妻子被打伤,两家积怨越来越深。乡、村干部多次给双方劝解调和,但是两边都不服气,调解一直没有结果。去年10月,村干部为了彻底化解双方的积怨,向担任乡镇法律顾问的田凤求助,希望通过法治手段帮助双方化解矛盾。
调解之初,双方情绪十分激动,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老向说,对方新房占了自己的空地,又把牛圈建在自己新家旁边,气味难闻招苍蝇,严重影响了自家的正常生活,要求老杜把占自己的地方让出来,再把牛圈拆了;老杜说,盖房子的时候不说,盖完了又来说三道四,拆牛圈不是不可以,但费用得老向出。
“我们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了解他们各自的诉求。一方面,从老邻居老乡亲的角度讲公序良俗、讲情理,从情绪上进行疏导;另一方面,从法律规定的角度,让双方了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田凤说,法律对于相邻关系有明确规定,不能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老杜家自觉理亏,态度也渐渐和缓下来。
化解矛盾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利益平衡点。“争议双方都是本村村民,双方的土地可以相互流转,我们想了个办法,建议两家把土地进行置换。”田凤说,经过一整天的法治宣讲和疏导,双方都表示愿意让一步,老杜家用老屋的地块置换原来占用对方的空地,尽快把牛圈搬走。最终,双方签订协议,握手言和。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当地村干部熟悉情况,对于矛盾化解有重要作用。如今,乡村干部的法治意识有了很大提升,解决矛盾纠纷也越来越符合法治要求了。”田凤说,再加上律师参与,村民对于调解也更服气。
近年来,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不断健全,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也得到了加强。不少地方引导律师参与基层治理,通过聘请村居法律顾问、让律师参与防范和化解信访问题,打通了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社会矛盾也得到依法有效化解。截至目前,全国各类法律服务机构总数达85.3万个,近20万名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为当地百姓提供丰富多样的法律服务。
原标题:维护群众利益 推进依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