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安徽频道:守护粮仓三十年 无悔一生“粮食人”

   2020-10-11 人民网58930
核心提示:原标题:守护粮仓三十年 无悔一生“粮食人”人民网滁州10月11日电(周坤) 金秋时节,走进滁州金弘安米业有限公司厂区,一排排粮

原标题:守护粮仓三十年 无悔一生“粮食人”

人民网滁州10月11日电(周坤) 金秋时节,走进滁州金弘安米业有限公司厂区,一排排粮仓,整齐划一,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稻香气息。“就是这一个个粮库,汇成了一座座大粮仓,守好它们,就是守住了百姓粮食安全!”滁州金弘安米业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杨广龙说。

年近60岁的杨广龙,从事粮食工作已经33年。2005年,他来到滁州金弘安米业有限公司,干起了专职电工的工作。春去秋来,他把15载光阴留在了金弘安的粮仓里。

杨广龙回忆说,刚来金弘安的时候,厂里只有30多人,每天只能加工60多吨米。为了保证机器正常运转,每天每个机器都是他一个个检查,工作从来不讲“大概”,而是追求精益求精,只说“一定”。

在金弘安的粮库里,每一机器的零部件,每一个电源开关,凡是有机器的地方,都留下了杨广龙工作的足迹,“对待这些机器,丝毫不敢怠慢,只有机器正常运转,粮库才能安全加工。”杨广龙说。

杨广龙坐在生产线设备里,保障包装袋供应。周坤摄

采访期间,厂里的包装流水线突然遇到故障,大米包装袋无法正常输送。接到电话后,杨广龙一路小跑,赶到生产线,钻进设备里,先手动输送包装袋,保障流水线供应。两个小时后,完成这一批次包装后,他再逐一排查检修。

“现在加工设备越来越先进了,跟以前大不一样,所以我也要与时俱进。”杨广龙说,为了不让企业多花一分维护维修费,十几年来,他自己不断摸索大米加工设备的维护维修技术,最大限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随着设备不断更新,过去需要8个人轮班值守的大米加工岗位,现在精简到2个人,光人力成本,每年就为企业节约30余万元。晚上加工大米,白天维护设备,杨广龙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当一台台机器安全运转、当一粒粒稻谷破壳出米、当一袋袋优质大米出厂,杨广龙的心特别舒畅。他说,他最大的幸福感,就是工作岗位上没出一次事故,“粮站安全了,老百姓的粮食就安全了,我也安全了。”

“按照市场需求,现在不仅要为国家管好粮仓,更要让人们吃到安全放心、绿色新鲜的粮食。”杨广龙说,进入新时代,金弘安顺应时代潮流,在科学保粮、科技兴粮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在保管和经营好粮食的同时,让金弘安的“中国好粮油”旗帜,永远飘扬。 

(责编:关飞、郭宇)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