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高山又称郎观山,康熙年间就入选阳江八景,拥有着极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众多历史遗迹,是一座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并重的粤西风景名山。
龙高山的地理位置优越,北出为官仓山,接织篢山塘;东北为通天竹,通往白土、高潮一带;东出为马牯岭,尽于丰头山丰头港;西南出为丞相岭,尽于双鱼角,即今河北港,坐落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东南方,绵亘数十里,恰似一条卧龙伏于南海之滨。
龙高山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因受热带海洋气候影响,龙高山顶春季被云雾笼罩,难予露顶。夏季偶尔晴天也会露顶,冬季多晴天气,可常露顶。秋季云雾稍薄,会出现时显时罩现象,天气晴朗时,一团团白云从海上飘来,在山间环绕,置身其中,恍如身在天庭,名曰“龙高云雾”胜景。更有妙处是夏秋季节,龙高山顶,这边烈日当空,晴朗无云,那边却忽起鸟云,阴风阵阵,雨如银丝,此为著名的“郎观时雨”。
现在的龙高山,松涛万里,到处覆盖着高大乔木,树林间荆棘丛生,寸步难行,但原来的龙高山并不是这个样子。以前的龙高山,山上芳草萋萋,山间布满人家,鸡犬相闻,山涧冲刷出来的小平原上阡陌相连,古驿道穿山而过,人流穿行不息,并建有多处庙宇、寺观。这种现状维持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其时,国家推动林业发展,对龙高山实行飞播造林,此后整个龙高山的生态面貌改变了,绿草被松林取代。
龙高山是粤西的一座有名的风景山,山的高点是人称“十二克”的十二个尖峰,呈东西走向。十二克中处于东北方的大尖岭海拔740米,从山坳向北至大尖岭4.2公里途中每个山峰都是海拔800多米,像大平原一样,古人命名为“大坪”。相传,这里是传说中的李积凤营盘,这个四公里长的大坪真的可容纳千军万马。如今,大坪遍野是萋萋绿草,没有树木,只有几条山涧两旁长着树林。
从海拔867.8米的十二克最高点往南的方向望去,白河头瀑布宛似一条白练镶嵌在山腰中,滋养着山下的万物生灵;落于山下的白水村也据此得名,依山傍海,村民们既能耕种又能捕鱼,使得村庄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石壁口水库居于瀑布下方,白云悠悠,群山倒影,湖光山色,形成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风光图。
顺着白水瀑布往西南的方向,翻过几座山峰,一处山涧沿着石壁飞流而下。在日积月累的冲刷之下,这里形成了一处深潭,名曰龙潭。龙潭的形状酷似葫芦,宽度大概二丈阔,深不可测。每当飞流涧水入潭,那声音恰如钟鼓一般,令人心旷神怡。潭内有着一个深不见底天然石井,名曰“刘三井”。该井大中小三口并列,石壁上有梳妆台,传说歌仙刘三姐在此梳妆打扮,然后到石壁后方缉麻、传歌。道光版《阳西县志》的编者在记载了这些胜迹之后,不禁感叹“惜在僻处,题咏莫及。”
其实,龙高山并非没有题咏,可惜没有“火出圈”就是了。清代进士、阳江诗人林葆莹到访白水瀑布,就有诗赞曰:“一望白如雪,瀑布半天飞。疑从千溅落,到此万山隈。圩落沉巷霭,人客依翠微。臣庐不可取,相对欲忘机。”清代阳西才女王若霞也为龙高山赋诗多首,咏及“郎官时雨”及郎官山瀑布,不乏“云筛细雨来天半,烟锁岚光敛日辉”和“无依瀑布翻天落,懒散闲云出岫飞”等佳句。
就交通状况来说,龙高山可算是四通八达。古驿道在山上蜿蜒而行,翻越山顶往北,经山塘直达太平驿,时为阳江县行政副中心。往东,龙高山脉渡水而再起者即为丰头山,顺着山势连接丰头港,可以扬帆出海,清楚,李积凤就在龙高山扎营,丰头港停靠船队,水陆互为犄角。沿着龙高山脉,驿道于山间起伏,途经马村、石门,辐射滑桥、石港、白水、双水等诸多站点,可直抵双鱼城。
山上,驿道有一个重要的驿站——十二行埔仔,它位于十二克最高点的东北方直线1.5公里的山坳小平台。明清间,龙高山山上住满人家,从南到北都有村落,从织篢来石港赶集的人很多,周边居住的数条小村庄都来十二行埔仔买卖生活用品,十二行埔仔自然成为了龙高山的小圩集。凉粉坪作为十二行埔仔至石港必经之路,经常有人在树荫下开店经营凉茶和凉粉类解暑食品,专供路人解饥解渴和小息。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这条小路依然被使用,石港多为上年纪的老人均可作为人证。
龙高山的东南方是溪头镇,然而在明朝之前这里是与大海相接的,涨潮时海水还可以接近山脚下,海浪在山脚波涛汹涌。随着大自然的变化,龙高山东南方被海潮年长月久的抚摸,渐渐生成一片滩涂,滩涂升高形成了一大片陆地,山上的人往这陆地搬迁,在较高的滩涂定居。村中的大财主看中了石港码头,就开发石港,建设一条商业圩,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这里赶集。渐渐地,迁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走圩的货郎穿流不息,圩市无比旺盛。
龙高山西南麓有一座著名的山峰,即是丞相岭,岭上有一祠名曰丞相祠。关于丞相岭与丞相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源于唐朝宰相崔珙,崔珙以丞相贬恩州司马,尝往州西登眺,后人名其冈曰丞相岭。另一说是源于留正。宋丞相留正,曾于绍兴十三年(1143)被授予阳江县尉,在此游览后,他的儿子留硕在嘉定间来知州事立碑,并令马村、高陂、黎村、宫花、博平、那罗六村守之。丞相岭上有碑刻“嘉庆元年(1796)丙辰二月丞相之祀”’字样,事见《民国阳江县志》。据县志点校者考证,“嘉庆”应为“嘉定”之误,符合留硕立碑之说,故丞相祠所奉之人应为留正,而非崔珙。只可惜丞相祠今已不存,空余丞相岭了。
留正在阳江县尉任上政绩显著,官声甚隆。其时,朝廷颁布了关于海盗行为的严刑峻法,但阳西沿海地方人们文化水平低,不知有法而盲从海盗,从而触犯法律,留正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既有效保护了民众,也有力打击了沿海的海盗行为,改善了地方治安。此外,留正还察觉了地方税赋的一个重大弊端:当时官府收税只收白银,农民要交税须先把农作物稻谷等换成白银,但彼时银贵谷贱,农民种地收成本就微薄,交税时还要以粮兑银,接受商人的盘剥,很多人不堪重负,铤而走险,沦为海盗。留正上书上宪,陈述利弊,免除了这一弊政,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感激涕零。留正离任时,地方百姓送万民伞挽留,传为当朝官场佳话。
龙高山不仅是一座风景山,而且还是一座文化山。它的历史遗迹众多,圩场古驿,庵堂庙宇,旅游开发价值巨大,青云寺和白云寺便是其中两处著名的庙宇,但如今已经破败多年,仅存遗址。
青云寺建于宋代年间,在第一尖之南250米的山坳中,距东南方的十二克顶峰2公里。该寺向西偏南,规模较大,有三进。第一,二进尚存门墩石,第三进还遗人多高的石基。青云寺很有名望,香火兴旺连年,有关它的传说更是在民间口耳相传。
据说,青云寺的主持和尚道行高深,尤其一把飞刀练得出神入化,飞刀出去,见血方回。但这和尚不守清规,为非作歹,与地方官兵多次征剿皆败回。后来朝廷名将狄青来伏妖僧,妖僧之徒弟不满其师所为,暗谓狄青:飞刀一来,鸡血相迎,其见血必回。狄青从其言,破了妖法,除了妖僧。此后,青云寺数代僧人严守清规戒律,净心修真养性,福荫民间。曾经多少旱情瘟疫,人祸天灾,求之必救,因而寺里香火愈旺。到了清朝中期,因寺管理失误,触犯皇法,被当朝废掉。可谓:“清门净道万般休,秽色红尘一概抛。寺宇僧人何处去?残垣深谷两空幽。”
清朝中后年间,大洞山净业寺在龙高山第一尖以北300米的山坳建白云寺。白云寺由大洞山净业寺管辖,派和尚去主持,每年有净业寺的大和尚来授法传经。
千百年来,矗立在碧海蓝天之间,山清水秀的龙高山,壮丽的景观,种种胜迹在诠释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丽的风景夹带着神秘的传奇故事,就像一幅意蕴深厚的山水画卷,铺展在波浪滔滔的南海岸边。
(文/罗亮基、冯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