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文化频道 » 正文

全球文化频道:女性思想的解放与进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09  来源:全球资源网  作者:黄瑞卿
核心提示:女性思想的解放与进步——《莎菲女士的日记》与《青春之歌》之比较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女性的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和进步,自

女性思想的解放与进步

——《莎菲女士的日记》与《青春之歌》之比较

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女性的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和进步,自五四运动以后,许多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女性的个性解放意识开始觉醒。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的解放与发展,女性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并为此做出积极斗争。五四时期的女性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却没有改变传统女性的卑微和没有自主性,《莎菲女士的日记》展现的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心灵的痛苦、挣扎和迷茫。《青春之歌》的女性有了更强的抗争意识,展现了女性从个性觉醒到社会意识的成熟的转变过程。通过对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杨沫的《青春之歌》的比较可以看出,女性的思想在不断进步并走向独立。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本日记题材的小说,描写在五四运动后几个青年人的生活,莎菲女士是小说的主人公,以莎菲对爱情的追寻为线索,描写她对凌吉士的矛盾的感情。莎菲女士是当时的知识女青年,她具有反叛精神和独立意识,但却没有自主性,因此她很痛苦,在患上肺病以后便放纵自己的感情,她对凌吉士欲擒故纵,热爱着他却又蔑视着他卑劣的灵魂,莎菲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中,但是最后,她摆脱了腼腆拘束的心理束缚,主动地吻了那青年学生富于诱惑性的红唇,抛弃了她的不值得恋爱的卑琐的青年。莎菲虽有女权意识,但她所持的女权意识仍是很不彻底的或者说是存在着很大的矛盾的,她不敢正视自己对“性”的要求,总是将身体的欲望纳入道德和情感的框架。

在五四运动以后,女性接受进步思想的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女性自我觉醒意识的先河,她们开始有了自我独立的思考能力,开始拒绝充当男性附属品,努力争取话语权。她们有理想、有抱负,这些受到新思想教育的新女性,是最早有觉醒意识希望为社会服务的新女性之一。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是对女性自我压抑苦闷的真实写照,大胆的袒露了中国几千年来女性自身面临压抑的写照,以莎菲对爱情的追寻为线索,描写她对凌吉士的矛盾的感情。莎菲女士是当时的知识女青年,她具有反叛精神和独立意识,但却没有自主性,因此她很痛苦,在患上肺病以后便放纵自己的感情,她对凌吉士欲擒故纵,热爱着他却又蔑视着他卑劣的灵魂,莎菲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中,但是最后,她摆脱了腼腆拘束的心理束缚,主动地吻了那青年学生富于诱惑性的红唇,抛弃了她的不值得恋爱的卑琐的青年。丁玲通过高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塑造了一位性格鲜明、具有反叛精神和独立意识的知识女性的形象。体现这个时代的新女性已经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她们为自己的理想生活而抗争。

虽然这些新女性受过高等教育,但她们命运的操控终究在封建家长手中,依然没有抗拒命运的能力,她们在现实生活与理想之间备受煎熬但是在面临与旧式家庭道德中挣扎中,最终以成为牺牲品的命运而告终。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通过高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塑造了一位性格鲜明、具有反叛精神和独立意识的知识女性的形象,但是尽管她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独立意识,却还是没有摆脱传统女性的软弱。莎菲爱上凌吉士时,她没有直接对喜欢的人表白,而是欲擒故纵,用引诱的方式让凌吉士先表白,尽管她实际上是急不可耐,但是她却克制着自己的内心冲动,表现了她矛盾的心理和多愁善感,体现了传统女性的保守的思想和软弱性。后来,莎菲看清了凌吉士的卑劣,不再爱他的时候,便陷入了迷茫之中,她想要摆脱旧社会旧思想的束缚,却又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是什么。这个时期的女性虽然有了独立意识和女权意识,但是这是不彻底的,可以说是带有矛盾的。

女权意识觉醒以后,有了独立意识的女性为反抗家庭和社会对自己的压迫,开始进行不懈斗争。丁玲笔下的莎菲女士为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反抗封建社会对她的压迫,为争取自己的恋爱自由而进行斗争;杨沫笔下的林道静也是为了逃避家庭对她的压迫而进行反抗和斗争。她们都意识到了社会和家庭对她们的压迫,并决心逃离和摆脱这种束缚。

与麻木服从的封建女性不同,莎菲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声呼喊出内心的需求,勇于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感受,尽管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心理需求,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女性的灵魂上仍然扣着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的枷锁,没有勇气正视自己的内心需求,也不能大胆地去表白内心的需求。《莎菲女士的日记》大胆地描写了莎菲作为一个女人对性爱的需求。当她第一次看见凌吉士的时候她就已经被凌吉士挺拔帅气的外表所吸引,她想亲吻他的红唇,想要被他抱在怀里,想要吻遍他的全身……同时,莎菲还对毓芳夫妇的禁欲主义发出了质疑:“为什么会不需要拥抱爱人裸露的身体?”这是莎菲直面封建道德观念,对禁欲主义的大胆挑战。此外,丁玲笔下的“莎菲”不只是一位高呼婚姻与恋爱自由,大胆表露性爱需求的女性,还是一个内心感情世界十分丰富的少女形象。她欣赏苇弟的忠厚老实,但是不满他的懦弱平庸,她享受被苇弟爱慕的感觉,但是并不愿意为寻一归属而将就,“一个女人是应当这样”的,莎菲在恋爱关系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生而为女人的自信,她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是一个追求个性自由和理想爱情的五四新女性。

《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林道静从小生活在复杂的家庭环境,长大后为了逃避家庭对她的压迫,她开始进行反抗和斗争。然而,由于她势单力薄,一开始也迷茫和怀疑过,为找不到正确道路而感到苦闷和无助。但当她接触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的熏陶以后,她的思想有了巨大的改变,慢慢地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革命战士。《青春之歌》改变了传统女性的形象,作者杨沫塑造了一个形象丰满的独立女性,林道静从一开始的顺从到后来自觉走上革命道路,期间不是没有痛苦和挣扎,然而可贵的是,她在经历过一系列的痛苦后依然没有放弃,在享受过安逸的生活后没有沉溺其中,当她身边的同学和好友纷纷放弃斗争而选择安逸的生活时,她依然坚定地走向革命的道路,并且为此作出努力和牺牲。这表明了当时的女性已经开始走向自主的道路,在思想上冲破了当时的封建思想的束缚,有了对社会抗争的勇气和能力。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以后,为社会发展奉献燃烧自己的青春,在革命中谱写了一曲青春之歌。林道静的选择,无论是个人的反抗还是选择与革命的结合,都是一种自觉的选择,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

总的来说,五四时期和20世纪50年代的女性思想是在不断进步的。五四时期的女性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却没有改变传统女性的卑微和没有自主性,《莎菲女士的日记》展现的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心灵的痛苦、挣扎和迷茫。《青春之歌》的女性有了更强的抗争意识,展现了女性从个性觉醒到社会意识的成熟的转变过程。从莎菲到林道静的这种改变,不仅包括了思想上的解放,还包括了女权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对社会压迫的抗争。女性变得独立,体现在思想进一步解放、人格更加独立和经济独立。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女性 思想 解放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