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阳西八代匠心传承,让黄皮凉果制作技艺绽放非遗魅力

   2023-05-24 阳西融媒体冯晓瑜1.5万0
核心提示:阳江民间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在阳西,黄皮凉果常常作为群众喜爱的饭后小食,而传统的制作技艺经过一代代手艺人的传

  阳江民间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在阳西,黄皮凉果常常作为群众喜爱的饭后小食,而传统的制作技艺经过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也变得越发精进,现已入选了阳江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

在阳西县塔山凉果厂,有着45年的制作经验的非遗传承人何炳秀正精心地蒸煮黄皮,随着蒸腾的雾气慢慢弥散,糖的蜜甜与色泽棕黄的黄皮果肉渐渐融为一体,飘来一阵阵浓郁的芳香。

何炳秀向记者介绍,制作黄皮凉果的整个流程并不容易,需要选用本地新鲜黄皮果胚,经过“拣选分级、硬化处理、漂洗、过冷河、糖煮、晾晒”等多道工序,精确地把控时间温度、加糖用糖的比例,才能让黄皮凉果达到柔软滋润、甘甜爽口、润喉润肺的效果。

第八代非遗传承人何炳秀:蒸煮是很关键的,一定要掌握火候和加糖用糖的量,如果糖太多,糖液渗透黄皮果就不能均匀,一般要以白砂糖为主,腌制基本上要按照黄皮的比例,100斤的黄皮果肉,配料要到达60%的糖度才可以保障。在硬化处理这个阶段必须要达到24小时,才能达到硬度,漂洗必须要达到48小时,才能使黄皮里面的杂质清洗掉。

据了解,阳西黄皮制作技艺自第一代创始人何恬斋开创起,就享誉广东,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经过百年的传承,八代手工艺人秉承祖艺,带着责任与使命,坚守着诚心诚意的匠人精神以及对品质的不懈追求,不断探索,让阳西黄皮凉果技艺日臻完善,将品牌的影响力提升到一个个新的高度!

第八代非遗传承人何炳秀:黄皮凉果制作技艺已经有270年的历史我做了黄皮产品,我父亲也是做这一行的,我就想将这个技艺传承下去,所以我要求我父亲传授给我,大概做了45年,在家族里我已经是第八代传承人。我希望能把这个产品发扬光大,越做越强,准备传授给我的儿子,让它代代传承下去。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fengxy
    加关注9
  •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央视 发稿☎️:13716102352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